返回打印

永恒的楷模——重读《谷文昌的故事》

作者:张全景 来源:光明日报

谷文昌雕像 资料图片
《谷文昌的故事》 张红 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读书者说】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谷文昌的故事》,浮想联翩。一个共产党员究竟怎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谷文昌的全部工作和生活,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谷文昌,太行山的儿子,河南省林州市人,1944年入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担任过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响应党中央“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积极南下。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64年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下放宁化县农村劳动,1972年曾任龙溪(今漳州市)行署林业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

  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段,自古风、沙、旱、海潮“四害”肆虐,明清年间先后掩埋了11个村庄,“狂风起,风沙扬,掩田园,埋村庄,东山人民苦断粮,卖儿女,下南洋,漂泊海外舍爷娘……”国民党溃逃台湾时从岛上掳走4520名青壮年,千百个家庭支离破碎,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东山岛孤悬于东海,出岛进岛非常困难。清朝曾淹死过办案的县令和衙役。解放前群众到大陆收柴,因木船被风浪打翻,发生过九死十命(一妇女怀孕)的惨案。

  谷文昌来到东山,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首先带领群众向风沙宣战。但是东山不同于林州,沿海不同于平原,多次种树种草,风吹沙起,一次又一次失败。谷文昌毫不动摇,组成干部、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的试验小组,终于找到了最适宜东山防风固沙的树种——木麻黄。60年过去了,东山的木麻黄,已长成参天大树,为沿海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沙漠变良田,绿荫成为人们休闲品茶的乐园。“看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这是群众共同的心声。

  谷文昌把“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把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牢记在心,一件一件去办。东山多旱缺水,经常大雨成灾。他就带领群众开渠挖井防旱,筑渠排涝,建坝修堤以防海潮,兴修公路、兴建盐场、改进渔船渔具、抓科技,促进增产增收。他又抓教育、建剧团、建电影院和广播站,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他把被敌军抓走的青壮年家属,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他说群众的亲人被抓走了,心急如焚,我们还称他们“敌伪家属”,这不是向群众伤口上撒盐吗?在群众生活困难的1960年,他又带领群众修起千米长的海堤,解决了群众千百年出海进海的困难……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感动了这里的老百姓。谷文昌去世后,每逢敬宗祭祖的节日,群众总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这已成为东山当地习俗。没有谷文昌就没有东山岛的今天。如今的东山岛,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省环境最佳县”“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东山县在赤山林场建起了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供群众参观瞻仰。

  谷文昌牢记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文革”期间,谷文昌遭受错误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红旗村)当社员,并规定三年后取消干部身份转为农民。谷文昌与爱人面对挫折,却乐观地说:“我们当年不就是农民吗,让我们再来一次兄妹开荒吧!”谷文昌把自己的遭遇置之度外,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帮助生产队改进耕种方法,选择优良品种,带头积肥造肥,千方百计发展生产,使亩产从400多斤跃上千斤。群众看到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把谷文昌亲切地称为“谷满仓”。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总指挥,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当大坝即将合龙时却下起了大雨,他不顾感冒到工地指挥。当别人劝他下去时,他说:“困难的时候,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不一样”。他用发烫的手紧握着喇叭,拄着木棍,用嘶哑的声音现场指挥,“现在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水库能不能建成,全靠大家今晚的努力了。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要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他不仅参加背土抬石,还拿钱让炊事班买来红糖、大姜煮水,一碗一碗端给工人。全体民工在沉沉的黑夜背着一袋袋沙土飞跑,拼命向龙口填土,大水一点点低下了头,龙口终于胜利合龙。经过360多个日夜奋战,一座库容1700多万立方米的水库终于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少电的时代。40多年来,水库在防洪、抗旱、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群众饮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对谷文昌始终念念不忘,在大坝旁修建了一座“谷公亭”,办起了展览,供后人纪念缅怀。

  谷文昌关心群众生活无微不至。他在红旗村劳动时,每逢生产队杀猪分肉,谁家的工分不够,他就拿钱买肉,让困难户能够吃上肉。逢年过节,谁家的孩子穿不上新衣,他就给谁家送钱扯布添衣。他说群众辛苦一年了,应该让每个人都高兴。相反,他对自己的要求却是非常严格。女儿结婚,他的家属没有购物券,托关系买了二床丝绸被面,他立即让家属退回。孩子有时骑他的自行车也不行,食堂改善生活多买些菜也不准。他调到省林业局后添置了几件竹制桌椅,他说这是为了避嫌。

  1981年,谷文昌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病重弥留之际,他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岛,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大地埋忠骨,高山作丰碑!谁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谁举过头顶!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谷文昌,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来到他的墓前祭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是他对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限忠诚,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胆识,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务实作风,心系群众冷暖、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胸襟坦荡、朴实无华的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2008年谷文昌被评选为新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榜样的事迹需要生动的事例才能深入人心。《谷文昌的故事》的作者张红同志是福建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多次深入实地采访,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经过多年积累,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素材的基础上撰写了《谷文昌的故事》一书。她用68个故事串联起谷文昌的一生,通过对人物形象、动作、语言的细腻刻画,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年的场景,再现了生动现实的谷文昌,是一本“两学一做”教育的生动教材。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看看这本书,并作为尺子、镜子量一量、照一照自己,永远以谷文昌为榜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像谷文昌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作者:张全景,系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www.pegstown.com/wzzx/gsyz/hqpp/2017-10-09/4660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