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甘肃省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
8月18日,甘肃临洮古城的干部群众纷纷从村镇、从山里、从田间赶来,为县长柴生芳送行。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柴生芳于2014年8月15日凌晨在办公室不幸去世。他的生命定格在45岁,定格在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临洮大地。
柴生芳1969年出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1990年7月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5月被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先后获得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博士学位。
临洮干部群众长街泪别好县长柴生芳。2014年8月18日,数万名临洮人民自发吊唁、送别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同志。资料照片
12年前,他带着对黄土地的深深眷恋,带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回到祖国,回到他眷恋的陇原大地。先是在甘肃省委办公厅工作,2006年4月他又主动请缨到“贫困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市工作。
到定西工作以来,忘我工作成了他每一天的常态。据临洮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8月份以来,柴生芳一天都没有好好地休息过。8月3日,他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北京衔接项目期间,感到身体不适,4日到北京同仁医院睡眠中心检查了身体。据随同柴生芳赴北京出差的县商务局局长王建府说:“4日晚上,柴县长抽时间去北京同仁医院做了检查。5日柴县长回临洮后,同仁医院发来了检查结果,大夫说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柴县长住院治疗,但是柴县长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顾得上去……”
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马得江说,进入8月的10多天里,柴县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特别是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工作时间长达17.5小时。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不仅8月份如此,在临洮工作期间,柴生芳一直保持着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柴生芳常常告诉大家,我是老百姓的儿子,我永远是一个“百姓”。
2014年4月,在漫洼乡三岘村下乡时,20多名群众围住柴生芳的车,集中反映低保不公、村干部作风等问题,言辞激烈。他立即下车走到群众当中,一个一个地听,详细记录、耐心解释,很快将群众的情绪安抚了下来。然后他现场办公,立即安排相关部门和乡镇进行落实。事后他又多次询问、亲自督办落实情况。此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然而,在柴生芳妻子的心里,却留下太多的遗憾。她告诉记者,自柴生芳到定西工作以来,几乎很少回家,女儿出生时,一家人商量照一张合影,而现在,这张合影成了永远的奢望。可是在临洮工作期间,他却走遍了那里的沟沟坎坎,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五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机制,提出并推行“强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的精准扶贫产业扶持举措,使临洮的精准扶贫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柴生芳的二哥说:“兄弟当县长以来,我没有见过他一次,更没有沾过他的一点光。”可是临洮的百姓却很容易就能找到他,柴生芳说:“一个亲民为民的政府,就是要坚持开门办公。”在临洮工作期间,只要柴生芳在政府大楼上班,他办公室的门就一定是敞开的。他先后十多次到临洮县辛店镇苟家山村的双联户家中访贫问苦,共同谋划发展大计,全村几乎所有的村民不但见过他们的县长,而且和县长推心置腹地聊过。他还帮助这个村的几位“穷亲戚”找到了工作。这个村现在已经走上了致富之路。
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对记者说,柴生芳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杰出楷模,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典型。他的事迹突出的特点是勤政、务实、简朴、清廉,集中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体现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8月19日,定西市委追授柴生芳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