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性为工人阶级政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党始终高度重视依靠工人阶级。
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国社会也即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在随后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撰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更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新中国成立后,党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重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依靠工人阶级应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回国到达哈尔滨。稍作休息后,就和周恩来到哈尔滨车辆厂视察。到了车辆厂,了解到这个工厂有五千工人,工厂建得早,设备陈旧等情况后说:设备虽然陈旧,但很重要。你们要保护好、管理好这个工厂。越是大工厂,越要管理好,发挥好作用。哈尔滨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这个厂又是全市最大的厂子,所以应给全国做出好样子。当毛泽东得知工厂老工人很多时,满意地说:“老工人多好,我们不懂,就靠老工人来管工厂嘛!”“要学会管好工厂,不懂就学习。”离开工厂前,毛泽东嘱托工厂的领导:“你们要向老工人好好学习,学会管理工厂。”毛泽东还指示,要办好职工夜校,帮助职工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技术。
为了让工人阶级更好地担负起领导阶级的责任,根据党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农民成分的党员占绝大多数的特殊情况,毛泽东1950年6月6日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一文中强调:“必须注意有步骤地吸收觉悟工人入党,扩大党的组织的工人成分。”
◆1950年,毛泽东和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合影。右起:潘长有、赵国有、李秀贞、杜先扬、毛泽东、李凤莲、龚金妹、赵桂兰。
1950年10月,中国抗美援朝出国参战。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项任务的叠加重压下,如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领导作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1951年1、2月间,毛泽东三次批示,就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作出批示。1月22日批示要求各中央局在召开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再召开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主要是对工会工作,对工商业的领导方向和对城市政权问题,加以深入研究。”1月24日批转西南局邓小平1月8日的报告时指出“其中提到西南已开了一次城市工作会议,着重地批判了党内较为普遍的看不起工人的思想,明确依靠工人阶级应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应把它贯彻到各项工作各个部门中去”。2月7日批示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市委、省委、区党委“划出一段时间,召开一次城市工作会议,总结一九五O年一年城市工作经验,将城市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例如(一)依靠工人的思想问题。(二)工厂管理问题。(三)工会工作问题。(四)城市建政问题。(五)城市建党问题。(六)城市肃反问题。(七)城市统一战线问题等。加以研究和总结,指导所属增强对于城市工作的领导,并为五月开会的四中全会准备意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第48页-50页)
随着三年国民经济恢复进展相当顺利,私营工商业开始逐步纳入社会主义改造。在私营企业中如何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又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课题。上海的私营工商业一直很发达。顺利解决上海的问题,将会对全国起到典型带路的作用。1952年4月3日,毛泽东阅上海市劳动局一名干部关于私营企业中工人监督生产的建议,写批语:“这是上海劳动局一个同志关于工人监督生产问题的意见。请尚昆同志印发在京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全总党组、中财委及其所属各部门党组,并寄送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作为研究这一问题的参考材料。”该建议提出:对私人资本主义仅靠国家政权机构和国营经济机构自上而下的监督非常不够,必须同时依靠发动私营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自下而上的监督,严格建立私营企业中工会及工人对生产的监督制度刻不容缓。只要把工人监督权明确规定在《共同纲领》范围之内,不会发生对资本家限制得太死太大的弊端。(《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 第529页-530页)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1956年在中国大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资本家不再是原企业的所有者,而是按照他们的能力被接受为企业的职员,国家对公私合营企业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进行管理。原私人企业的工人摆脱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为企业的主人。加上几年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开展,国营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见该书第459页)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章首先指出:“我国的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文章还明确:“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文章特别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在过去七年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他们表示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正在用功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者。”文章还强调:“工人阶级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永远也不能停止。”
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依靠工人阶级,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一个新的国家,成为了毛泽东和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鞍钢宪法》,是这一阶段诞生的突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批示的“鞍钢宪法”手稿。
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将“马钢宪法(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管理模式引入我国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鞍钢人,一直在努力突破“马钢宪法”的束缚,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职工首创精神得到发扬,新技术和尖端技术不断涌现。经过努力,鞍钢逐渐形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独特模式:“两参”即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群众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与工人群众相结合。
196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这是新中国工业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鞍钢宪法”极大地调动了鞍钢广大工人、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仅在1960年,就提出合理化建议80多万件,经研究采纳实施22万多件。
“鞍钢宪法”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周恩来曾赞扬大庆油田在实践中运用了“鞍钢宪法”原则。“鞍钢宪法”是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其鼓励开展技术革新并动员全员参与的理念,也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相一致,并对欧美及日本等外国企业的生产管理产生一定启发。
历史进入了新时代。但“鞍钢宪法”作为体现中国工人阶级探索精神的“中国方案”,历久弥新。如今在鞍钢,200多个立足生产一线的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将职工创新的小溪汇聚成推进企业发展的洪流。
广泛接触工人群众 充分彰显群众路线思想
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由于工人阶级在实现国家工业化中的特殊地位,毛泽东十分重视深入工矿企业进行视察调研,与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工人直接接触。
1950年2月从苏联回国途中,毛泽东除了召集东北党政机关领导谈话开会,作出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官僚主义的指示外,就是抽出时间分别视察调研了哈尔滨车辆厂和沈阳橡胶厂。2月27日下午在到达哈尔滨车辆厂办公楼后,毛泽东笑着对厂长说:“不进(办公楼)去了,到车间看看!”在车间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工人时,马上握住他的双手问候:“你好啊!”这位老师傅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主席您太辛苦了!”毛泽东亲切地说:“咱们都一样!”毛泽东又来到一台插床前,向操作工王崇武伸出了手。王崇武还没有来得及把手擦一下,毛泽东已经紧紧握住了王崇武满是油泥的手。王崇武激动地说:“主席您好!”毛泽东微笑着回答:“你也好!”。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行人走出车间后,车间里的工友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和王崇武握手,分享这一荣耀和喜悦。
◆孟泰(左一)研制高炉风口。
沈阳橡胶厂当时是东北地区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骨干企业。3月2日下午,毛泽东突然来到工人们中间,引起了一片沸腾。在炼胶车间,毛泽东向正在操作的工人孙元庆了解操作要领,配料成分。毛泽东对他说:“你的工作很认真,操作也很熟练,祝你进步!”说着握住孙元庆满是油泥的手。孙元庆事后回忆,“和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讲话,就像和自己的亲人讲话一样,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孔,我经常梦见他。”在硫化车间,毛泽东和工人李延年亲切握了手。毛泽东离开车间后,工友们一下子朝李延年围了过来,抢着握李延年那只被毛泽东握过的手。李延年缓过神来,激动地说,“我太幸福啦!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真是咱们工人阶级的领袖。我当时看见自己的手那么埋汰,正犹豫着呢,谁会想到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就把手伸过来了。”当工友们得知李延年因为太激动没有和毛泽东讲话时,一位老工人说:“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还没有走远,咱们现在补上,一起高喊,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万岁好不好?”顿时,“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万岁!”的口号声响彻车间。第二天,在各车间召开的座谈会上,工人闫佩华说:“身为国家领袖的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来到机器旁边,和我们工人亲切握手,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没有的事呀!”很多老工人在发言中进行了新旧社会对比,表达了自己在旧社会当牛做马的痛苦,抒发了自己在新社会当家作主的幸福。以后,每年的3月2日都成为了这个工厂的一个重大节日。
1958年2月,毛泽东再一次来到沈阳。2月13日上午,毛泽东参观了沈阳112飞机制造厂(即松陵机械厂)总装配车间。当看到车间黑板报上有工人批评领导的官僚主义的内容时,对身边的厂长和车间的干部们说:“官僚主义应该批判。”他还问:“群众没贴你们的大字报?要充分相信工人,依靠工人群众才能管好企业。”毛泽东走到工人苗春雨、刘智渊跟前,没等他们擦掉手中的油泥,就握住了他们的手。毛泽东还弯腰拿起他们使用的风钻掂了掂,说:“再轻一些就好了。”在离开车间往外走的时候,毛泽东忽然停下来,伸手去摸了一下暖气片,提醒工厂的干部们要注意工作场地的取暖。
◆1959年,毛泽东接见全国劳模孟泰。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还将劳模表彰视为党联系群众的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出席过两次全国性的劳模表彰大会。他接见、宴请劳模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毛泽东在接见鞍钢著名劳模孟泰时对他说:“一个劳动模范首先要起三大作用,就是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通过你们的作用把大家都带动起来。”毛泽东先后13次接见首先提出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做企业主人”理念的沈阳第五机器厂劳模马恒昌。毛泽东在接见大庆“铁人”王进喜等劳模时对王进喜说:“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嘛!石油工人干得很凶,打得好。要工业学大庆。”这三位劳模都在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新中国70年的“最美奋斗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劳模表彰活动开展得最热烈、成效最突出的时期,也是党群关系最好、社会风气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之中,毛泽东作为党的最高领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对劳动模范,还是对普通基层工人,毛泽东都以平等、谦和的态度相待,充分彰显了他的群众路线思想。这不但使新中国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而且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带出了一支优秀的亲民的干部队伍,培养了一批立得住的劳动模范和过得硬的科技骨干,为推动社会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动力。
热情鼓励工人群众自主创新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鼓励自主创新,是毛泽东在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基本立足点。即使在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时候也是这样。在1950年2月27日那次视察哈尔滨车辆厂期间,当他知道这家工厂当时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即归苏联方面领导的时候,毛泽东当着苏联方面的局长的面,意味深长地对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余光生等人说:“总的是归咱们国家管哪。”余光生后来回忆,他是从那时开始,领略到毛泽东的独立自主的战略远见的。在视察中,毛泽东还向工厂负责人强调:“培养新工人也很重要。”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在了解到军舰所需的技术装备还不能自给,有人认为技术装备复杂需要不走样地向外国学习时,说: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嘛,光靠人家是不行的,海军的建设一定要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要认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
◆1956年1月,毛泽东视察上海江南造船厂。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上海视察江南造船厂。当他看到这个百年老厂已经能建造潜水艇时,非常高兴。厂领导向他介绍,开始是苏联转让生产的,图纸材料都是向他们买的,先向他们学,以后我们要自己生产。陪同参观的市委负责人插话,“不但要学会,还要超过他们”。毛泽东听后表示赞同,说,“要有这种勇气”。
1957年7月8日,毛泽东视察上海机床厂。这是一家精密磨床的专业制造厂,新中国的第一台磨床在这里诞生,第一代掌握磨床制造技术的职工队伍在这里成长。在液压车间,毛泽东仔细观看了液压筒的加工过程。当时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三结合,正在对仿制的液压操纵箱的设计制造大胆进行革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毛泽东听了介绍点头微笑。他还用手中黑色的折扇连连指着,突出在机床下方的(上海机床厂制造)几个醒目字体,语气深重地说:“要走独立设计制造的道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嘛!”毛泽东还说,职工中有巨大的创造力,要依靠工人阶级办厂,自力更生搞建设。
◆1960年3月11日,毛泽东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在车间内同干部和技术员探讨技术革新问题。
1960年3月11日,毛泽东于傍晚时分来到长沙汽车电器厂。毛泽东先后参观了四个车间,热情鼓励大家发挥创造力,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他对陪同人员说,工厂一定要搞工人、工程师、干部相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对工人群众创新(技术革新)的重视,一直是建立在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齐心合力大协作,即“三结合”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方针实际上早在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时就强调过,即既要重视从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也要重视从大学里读书出来的专门人才;工人要不断知识化,知识分子也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在毛泽东直接关心下上海江南造船厂于1961年成功制造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这台水压机的制造成功,为我国的锻造事业跨进世界先进行列起了重要作用。当年,以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沈鸿为首的设计团队,深入基层,千方百计搞出来的设计图本身是一个创新。而这个创新又是建立在对工人有足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在设计图出来后,在制造上要突破“金、木、水、火、电”5个大关,无一不是“手工活”唱主角。其中关键的电焊,就是以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唐应斌带领的团队解决的。最后吊装工程中采用的办法,被工人们形象地称颂为“蚂蚁顶泰山”“银丝转昆仑”。沈鸿在1990年2月祝贺《机械工人》创刊40周年时题词:“积机械工人智慧,结技术革新硕果”,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在发展制造业中工人创新能力起到的重要作用。
由于上海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当时的技术革命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上海视察期间,专门宴请了上海的工人代表。
◆1956年1月,毛泽东视察南京无线电厂,在车间和工人了解机床操作情况。
“毛泽东微笑着对代表说:‘这一次,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技术革命搞得很好,我想请大家吃顿便饭,感谢上海的工人阶级。可是,上海那么多工人,不可能把大家都请来。你们是上海工人的代表,你们多吃一点吧。’说着,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第一个站起身来,举起小小的酒杯向代表们祝贺,祝上海工人身体健康、在技术革命中大干一场。代表们和市委领导起身跟毛泽东干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 第209页-212页)
时代在变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方针历久弥新。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习近平的这些观点,对在当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