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

作者:宫玉松 聂济冬   来源:城市与乡村文化研究中心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

宫玉松 聂济冬

城乡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是毛泽东认识中国国情,探索改造中国社会道路总实践中的一重要方面。研究这一思想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毛泽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想,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诸多实践活动。

1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既有对现实的城乡关系的正确认识,又有对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科学构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城乡对抗。毛泽东指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10页)由于我国近代城市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就使城市在政治上极为反动,成为反革命的堡垒;由于城市浓厚的消费性而非生产性,就使城市在经济上表现出残酷的掠夺性,成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大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据点。因此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对立空前严重。

二、我国近代城乡关系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城乡关系的特殊性,即不是那种资本主义性质的,主要反映资本与地权,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对立的城乡关系,而是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主要反映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广大农民尖锐对立的城乡关系。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在城乡关系上质的不同。他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关系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城市在实质上形式上都统制了乡村,城市之头一断、乡村之四肢就不能生存。《毛泽东军事文选》第149页) 而近代中国的情况则不然,城乡关系表现为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城市中虽然出现了近代工商业,但更主要的是作为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人民的据点和反动统治的堡垒,因而城乡关系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半封建色彩。同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城市和乡村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72页)所以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不具备资本主义国家城市那样完全支配乡村的条件和实力,而乡村却可以基本上不依赖于城市经济而独立存在。

三、由于中国城乡关系的落后性,就使近代中国城乡对立的结局不是象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表现为城市战胜乡村,而是相反,即乡村能够战胜城市。毛泽东在科学分析城乡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基础上,深刻地独创性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城乡对立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这就是“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同时也决定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落后性,必然意味着城市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不能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只能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作为中国工人的前身、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军队的来源的农民。

四、城乡关系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斗争方式、工作重点和革命道路上的不同特点,城乡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城市完全支配了乡村,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不能设想,在英、美、法、德、日、意等国能够支持长期反城市的乡村农民战争”。(《毛泽东军事文选》第149页)而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落后性,城市不能支配乡村,而乡村却具备了战胜城市的有利条件,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反的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体现在派遣自己的先锋队到农村,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和革命战争。

五、将来改造乡村和个体农业经济、乡村人口城市化、变农业基础为工业基础、城市领导乡村的构想。毛泽东对乡村和农民的重视,并不意味着他把落后的分散的乡村和个体农业经济理想化并看作民主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他美化乡村和农民而不加以教育改造,并不意味着他是个“民粹主义者”。事实上,在毛泽东看来,农民作用的发挥是以无产阶级领导为前提的,依靠农民和教育农民是统一的。现在的农业基础是要过渡到将来的工业基础的,以乡村为中心是终将为城市领导乡村所代替的。正是看到了乡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落后,看到了个体农业经济和小农思想意识的落后,毛泽东时时注意批判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反复强调要加强对农民的无产阶阶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8-239页)作为这一思想的逻辑发展与运用,毛泽东建国后在农村实行合作化以变革个体的分散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实行农业机械化和乡村工业化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工业基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乡村人口城市化、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思想、“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78页)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形势的到来,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同时强调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是准确的、科学的,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这种辩证的处理,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革命问题的一个最成功的范例”。(《周恩来选集》下卷第8页)

2

全国革命胜利后,随着剥削制度的被消灭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为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集中表现的城乡对抗,城市压迫乡村的现象已随旧制度一同消失了,城乡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当作首要任务,采取各种措施支援乡村和农业,工农产品剪刀差缩小,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严重不平衡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城乡矛盾仍未消失,城乡差别依然存在。

毛泽东就是在上述背景下继续展开他对城乡关系的思考的。建国前的探索无疑是他新时期思考的重要材料、建国前改造未来城乡关系的构想被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同时毛泽东在新时期的思考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建国以后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思想。毛泽东既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差别是非对抗性矛盾,又主张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既承认城乡差别的历史延续性和客观必然性,又反对城乡差别的过分扩大,因为在他看来,城乡差别的过分拉大有“修正主义”的危险。1958年毛泽东指出,实现共产主义以后,社会主义时期还不得不保存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都逐步地消失了,反映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的残余也逐步地消失了。他在1960年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看法,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还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差别,虽然这些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但是也要经过斗争解决矛盾”。(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讲话)

毛泽东反对城乡等三大差别集中表现在他对卫生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批评上面。他认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过多集中于城市,既是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又在扩大着城乡差别。1965年毛泽东批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现在医院那套检查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办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他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教育制度存在的某种脱离实际,脱离工农的倾向也很不满。他晚年甚至把限制和缩小三大差别提到“反修防修”、保持社会主义目标的纯洁性、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而倾注了极大的思考,构成他晚年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应当指出,毛泽东关于城乡差别的认识既有符合实际的合理的一面,也有用理想化的标准看待现实的城乡差别的失之片面之处。

(二)城乡兼顾的思想。这反映在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民利益,重视农村社会发展上面。这也是他要努力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坚持了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城乡兼顾的思想。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的道理,提出工农业同时并举,用多发展农业与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1959年进一步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上,毛泽东提出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对工农业品交换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而反对苏联那种把农民挖得很苦的做法。尽管一段时间,由于指导思想和政策偏差,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毛译东重视农业和农民利益,重视农村社会发展,在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支援乡村的思想。毛泽东一贯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应当以农业为基础,同时,为了改变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差别较大的状况,毛译东要求城市加强对农村的支援,包括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知识下乡、干部下乡,把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重点放在农村。1957年毛泽东提出“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页)并指出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要增加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1965年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文化教育方面,他针对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和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795页)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劳动。应当说建国后尤其到了毛泽东晚年,他所提倡的知识下乡、干部下乡渗透了他的群众观、实践观、教育观、平等观等,包含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为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服务,知识分子向贫下中农学习,抹平城乡居民生活上的差别,改变城乡文化教育分布不均衡等多重目标。这一思想有其合理的乃至深刻之处,但也存在轻视和不信任知识分子,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和人为地强制性地抹平城乡、脑体差别等“左”的倾向。

(四)通过乡村工业化、工农业互相结合、农民就地变成工人的办法来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50年代后期毛泽东基本放弃了40年代提出的乡村人口城市化思想。看来毛泽东不想重走资本主义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老路,而想另辟蹊径,超越传统发展模式,开创出一条中国式的发展道路。这就是限制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特别是积极地在农村发展工业,使农民变成工人来实现乡村过剩人口就地转移。乡村工业化被当作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一个主要手段,这集中体现在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思想和实践上面。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已经包含了乡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工农差别的意图。

由于缺乏经验和在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乡村工业化实践存在盲目发展,抽调资金和农业劳力过多,微观效益差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社办工业发展过快过猛导致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的基础地位被削弱,工业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了。正如毛泽东后来总结经验教训时指出这“公社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文化教育事业等,只能逐步发展,不能一口气办得很多很大,否则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1959年2月28日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的讲话)但强调乡村工业化应当逐步发展,并不意味着否定乡村工业化本身。毛泽东提出的乡村工业化、工农业互相结合的思想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乡村工业化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乡村工业化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必经之路。

我们试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勾勒一下他关于城乡关系思想的大致轮廓。可以认为其思想核心是追求城乡平等,重新构筑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格局。这种新型的城乡关系格局包涵了以下目标:第一,改变人类传统的城乡分开的聚居类型,实现城乡结合、城乡一体化这样一种新的聚居形式,从而消灭城乡在空间上的分离、差别和矛盾。第二,改变传统的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分工格局和工人农民的角色分工与社会身分差别,实现工农结合,从而消灭工业与农业分离、差别与矛盾,消灭工人与农民、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分离、差别与矛盾。第三,改变传统的城乡文化教育畸轻畸重,城市垄断文化教育和与之相伴随的脑体分离、差别与矛盾,实现城乡在文化教育上的均衡发展,工农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从而消灭城乡与脑体差别。第四,改变传统人片面发展的类型,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几大目标构成了毛泽东关于理想社会模式的主要部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财政学院

原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一期



//www.pegstown.com/wzzx/gsyz/lxff/2016-12-26/4179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