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当代愚公:贵州原党支部书记36年带领村民修渠引水的故事

作者:张春雷 吕慎 来源:光明日报

黔北深山中,藏着一条生命渠。

这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全长9400米,为滴水贵如油的遵义草王坝村带来了汩汩清泉,也为村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这条水渠,是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着草王坝村民,用锄头、钢钎、锤子和双手,硬生生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来的。为了修筑这条脱贫、解困之渠,黄大发和村民们,花了整整36年。

当代愚公

黄大发巡渠途中,累了就地休息。胡志刚摄/光明图片

当代愚公

黄大发在给小学生讲述修渠的故事。光明网记者 王恩慧摄/光明图片

穷根怎么挖?修渠引水

“不修渠,我们就得子子孙孙穷困下去;渠修好了,我们就能吃上白米饭,仓内还会有余粮。”黄大发这样动员大家

米饭,最普通的主食。在南方地区,一日三餐离不开它。

然而,在贵州遵义,为了吃上白米饭,黄大发和他的团结村草王坝(今民主村民组)村民们,开山凿壁、修渠引水,和命运抗争了36年。

草王坝位于黔北深山中。“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玉米)沙,过年才有米汤喝”,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是黄大发接任生产大队队长时,草王坝的真实写照。

生于1935年的黄大发,从小是孤儿,生活过得贫困潦倒。24岁时,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他被全体村民推选为生产大队队长,从此走上了带领群众走出穷困的征途。

草王坝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征途崎岖异常。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平正仡佬族乡原乡长田明友介绍,重重深山中,平正乡是遵义市播州区最穷的乡镇,而草王坝是平正乡最穷的村。

穷的根源,就是缺水。

草王坝地处高山峡谷地带,海拔落差较大,许多村民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顶。再加上石漠化严重,土层薄,即使有降雨,也仅是水过地皮湿。

“那时候的草王坝,唯一的水源是一口枯井,人畜饮水全靠它。井水是从山脚的石头缝里一点点渗出来的,接一挑子水往往需要等一个小时。”如今已82岁的黄大发回忆说,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栽种水稻自然成了痴人说梦,地里成活的都是苞谷等耐旱作物,收成每亩也只有两三百斤。

苞谷碾碎后做成的苞谷沙饭,也就成了草王坝的主食。遇到天干,村民只能在苞谷沙饭中添些洋芋或野菜来果腹。

“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

上任伊始,黄大发就立誓要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挖掉草王坝的穷根。

如何挖掉这穷根?修渠引水!

黄大发把目光放在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野彪村水源富足。只不过两个村庄被大山绝壁隔断。若是引水,就必须要修一条绵延数公里的水渠,而这条水渠必须要绕过几座大山,而且必须得经过三处落差300多米、长度约400米的悬崖峭壁。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神话,尤其是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力气去凿山开渠?村民们只能望“崖”兴叹。

“不修渠,我们就得子子孙孙穷困下去;渠修好了,我们就能吃上白米饭,仓内还会有余粮。”黄大发这样动员大家。

20世纪60年代初,饿怕了的草王坝村民,被吃上一碗白米饭的梦想点燃,很快集结起来。

黄大发与村民的修渠梦想传到乡里,也得到了大力支持。这项工程被命名为“红旗水利”,意在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

然而这一次,梦想并未照进现实。

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里,村民有的是热情,却毫无修渠经验。“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平正乡原党委书记雍思玉回忆说。

水渠还没有修好,洪水就来了。草王坝人的心和沟渠一起被冲得七零八落。之后修修补补花了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然而,作为生产大队队长同时又是修渠总负责人的黄大发,心并未被冲散。他并不认命,头脑里只想着,“改变不了草王坝的困境怎么办?”红旗水利被搁置,但凿渠引水的想法,却始终没有被遗忘。

1989年,一个转折不期而至。

54岁的黄大发,打听到有去枫香区水利站学习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同期在枫香区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至今还记得黄大发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年龄最大,基础知识却最差。“比如水利上经常用到的‘+’‘-’,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来问我。他对知识的较劲我至今难忘。”当时的刘关刚刚满19岁,大他近3旬的黄大发,在他面前成了勤学好问的“小同学”。

识字少、文化浅,是“小同学”黄大发心中永远的遗憾。生于旧社会的他,只在新中国成立后上过几天扫盲夜校。水利站的专业性学习,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他战胜困难的法宝,就是不停地问问问,问授课老师,问一线技术员,问其他学员,直到知识完全掌握。

“在那么多同期学习的人中,黄大发是最认真的,白天上课不说,晚上他还会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消化所学知识。”同期学习的雷以超说。

就这样,靠着这股韧劲,黄大发3年时间里积累了大量水利知识,完成了从懵懂到全通的蜕变。

与此同时,他也离心中再次修渠的梦想越来越近。

钢钎、锤子加双手,生命渠流进草王坝

有人感叹说,每一笔施工线,不是用白色粉料涂就,而是用勇气和毅力绘成

从枫香区水利站回村那天,是一个晴天,而黄大发内心中也是万里无云。他自信带回了完备的水利知识,带回了攻克修渠每一处难关的方法。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新渠在向他招手。

不过,人还没有上山,阻碍就来了:这一次,动员工作没有那么容易做了。20多年前“红旗水利”的失败,让很多村民们都变得信不过——不是信不过黄大发,而是信不过那重重大山。

舅公杨春发听说又要修渠,调侃地说:“大发呀,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拿手掌心煮饭给你吃。”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亲人的不信任,黄大发没有气没有恼,而是把自己关了起来。几天后,他把新渠的方案和绘制好的草图,铺开给大家看,耐心地讲解上次失败的原因和修新渠的可行性。

黄大发的执着坚定和新方案的科学严谨,最终说服了大家。

就这样,许多年后,黄大发和村民们再次捡拾起当初的勇气,再次向命运喊出一声嘹亮的“不”。

1992年春天令黄大发和草王坝的村民至今难忘:不是因为那年的春花开得格外旺盛,而是因为从那一刻开始的3年时光里,他们每天都在和艰难困苦甚至危险相伴而行。

在重重大山之间修渠,遇到的第一个难事是测量。

测量工作有很大一部分,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展。“壁立千仞,稍一不慎,就会跌落。”同是修渠指挥队成员的徐国泰记得很清楚,最艰险的地段擦耳岩,300米落差的悬崖上没有树枝,全是秃岩,“看着就叫人心惊胆战,更别说还要在这里做精确测量”。

然而,这已经是“捷径”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难度和工程量,水渠最佳设计方案就是“缠”在悬崖腰间——紧贴着悬崖峭壁凿出一条孔洞,然后沿着孔洞一点一点修葺水渠。由此在悬崖峭壁上精确画出水渠的走势,这个首要任务,即使艰险异常,也无法绕开。

这条线具体怎么画?只能靠人工——测量员腰间拴着缆绳,被拽着缆绳另一头的人从山顶上一点点往下放。放到既定位置的时候,测量员便被悬停在半空中,然后进行测量、画线。这项让人胆战心惊的活,吓退了施工队的年轻小伙子们。没有人敢第一个去尝试——“太危险了,给多少都不干。”

一筹莫展时,57岁的黄大发站了出来:“让我先来。”他系上绳索慢慢向悬崖下吊了下去。看到这个场景,年轻人深受感动,也跟着一个个地吊了下去。这是一项不仅危险而且持久的工程,需要好几个人一起作业,才能将绳子拉直并画出合格的施工线。

有人感叹说,每一笔施工线,不是用白色粉料涂就,而是用勇气和毅力绘成。

就这样,用最原始的测量方法,黄大发带着年轻人,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大土湾岩、擦耳岩、崖灰洞岩的测量工作,为沟渠施工打下了基础。

然而,困难远不止这些。

那时的草王坝水电不通,也没有路,往山上运送水泥、石粉等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不仅如此,后勤保障也跟不上,苞谷沙饭搭配酸菜冷洋芋,这么差的伙食,一天也只有两顿。

这些都没有吓退黄大发和草王坝的村民,他们勒紧裤腰带,风餐露宿,凭着坚忍执着和内心深处对脱贫致富的渴望,用锄头、钢钎、锤子和双手,硬生生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之渠。

这条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草王坝大渠竣工时,汩汩清流从天而降,全村老少扛着锄头奔向自家的旱地引渠蓄水,昔日望天水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条渠也遂被亲切地喊为“大发渠”。

有了水渠作保障,黄大发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增至近700亩,粮食产量由原来年产6万斤,次年一跃增产至80万斤,村民们的粮仓充实起来。

不过对黄大发来说,征途并没有停止。紧接着,他继续组织发动群众,奔着“通电”“通路”“上好学”的新征途前进。黄大发说,只要草王坝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他就永远在路上。

“大发渠”,流淌着一种精神

让群众日子过得更好,是藏在黄大发心中几十年不变的初心

红心蜜柚,颜值高,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

来自四川的柚苗,承载着的却是团结村民主村民组(原草王坝村)致富奔小康的期待。按照规划,5年后,每亩田地里栽种的55棵柚树,可挂果近万斤,年产值接近2万元。

对于深山中的团结村民主村民组来说,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数字。

两个月前,听完黄大发老支书和村里关于“扶贫柚”新规划的介绍后,58岁的唐恩良心潮澎湃。和其他村民一样,唐恩良毫不犹豫的响应了号召去栽种。“除去成本,我家4亩柚树预期年收入可超过6万元,这是以前不敢想的。”谈起蜜柚,唐恩良眼中闪烁着甜蜜的喜悦。

如果说,20多年前“大发渠”竣工后引来的这泓清泉为大家带来了白米饭和温饱,那么20年后的今天,还是这泓清泉,将会茁壮柚树的筋骨,给村民致富带来新的期待。

事实上,这条翻山越岭天边来的“大发渠”,带来的不止这些。

站在民主村民组移民安置点顺坡望去,粉色的桃李花、金色的油菜花、白色的萝卜花、紫色的蚕豆花,相互镶嵌,共同都昭示着丰收。而稻田里绿油油、及膝深的小草,不久后会被犁头翻下,化作春泥,成为水稻的养分。

团结村副支书徐州总是站在这个角度眺望。在他眼中,这些姹紫嫣红的、由黄大发等老一代村干部打造的田园景象,给大家带来了温饱的同时,也给新一届村干部带来了思索和启发。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黄大发老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情,大家二话不说就跟着干。”徐州说,直到今天,很多事情还要依靠早已退休十多年的黄老支书去动员,比如“扶贫柚”,他一号召,大家便立刻栽种。

“为什么?因为群众信他。”而这种信,源于他矢志不移带领大家修渠护渠,源于他不忘初心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源于他一心为公眼中只有群众没有自己,也源于他有魄力勇担重担……

徐国泰至今还记得,1959年下半年,黄大发刚刚当上生产大队队长便遇到难题:草王坝粮食不够吃,村民们饿得直哼哼。他看不下去,一咬牙,把集体的一头耕牛牵到了食堂:他要牛杀救人。队上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却都不敢上前帮忙。黄大发便独自一人把牛杀掉煮来给大家吃。

——他敢于承担责任,只要是为了群众,什么后果他都愿扛。

70多岁的老会计杨春有记忆犹新,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有20来万元,硬是没出一分差错。而每次拉水泥的车厢里撒落了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坚决拒绝。

——他公私分明,公家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动。

“集体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这是黄大发经常给子女说的一句话。当生产大队队长、村支书几十年,家里6个儿女,没沾上一丁点好处。而村里哪里出了事情,他凑得比谁都近。大儿子黄彬孝告诉记者,听说村小学的女厕所破旧不堪,父亲心里惦记,自己掏钱买来水泥、石灰,然后让两个妹妹拿着工具去女厕所粉刷。

——他一心为公,眼中只有群众,没有自己。

同在修渠指挥队的堂弟黄大明,提起黄大发,总是心服口服:有一次,黄大发去城里拉水泥回来,到离草王坝30公里的地方突然下大雨涨水,车陷入泥潭。天黑了起来,司机到别处睡觉去了,他怕水泥被偷便睡在水泥上,淋了一整夜的雨。

——他执着坚毅,再大的苦他也能吃,再危险的活他也敢做。

…… ……

这一个个故事,早已被草王坝每一位村民熟知,而故事背后的“大发精神”,也被镌刻进一个个头脑中,成为草王坝的共同文化和共同财富。

“我们年轻的村委会,想赢得群众的拥护,也要学习和传承老支书的这些精神,最关键的是,我们也要帮群众办成事,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好。”

让群众日子过得更好,也是藏在黄大发心中几十年没有变的初心。如今已经82岁的他,头脑中思考的依然是如何让群众进一步脱贫致富。

“如今的草王坝,虽然荷包日渐鼓起来,但还没有完全脱贫。没有水,可以号召大家开山凿石,但脱贫攻坚这座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又该怎样翻越?”

这是最近黄大发经常给徐州提起的话,也是他给新的村委会布置的新作业。

“下一步,我们村委会要带着村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徐州说,得益于“大发渠”引来的清澈的泉水,农业生产可以放开手脚,撸起袖子加油干,绿色有机、稻鱼共生、林下经济,这些先进的生产理念将用来武装每一位村民的头脑。

而这种放开手脚主动探索,既是对“大发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给黄大发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未来,我们还会进一步传承好‘大发精神’,并拓展视野,摸索新的出路,交上一份份新的答卷,完成黄大发老支书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初心’。”徐州说。



//www.pegstown.com/wzzx/sdjl/rmgp/2017-04-22/4375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