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杨连新:孟昭旭:一位黄继光式的核潜艇英雄

作者:杨连新   来源:江南app网址   

编者按:根据2013年10月31日《解放军报》记者张科进等所写“英雄核潜艇用热血写就荣光”、2013年11月20日海军某潜艇基地退休干部赵忠生在人民大会堂的演讲“09精神铸就辉煌”和1993年7月1日《人民海军》报马祖云所写“他用忠诚向党写答卷”等资料改编整理。

孟昭旭半身雕像。

孟昭旭,1954年8月出生,1973年入伍,1977年入党,历任核潜艇基地核潜艇机电长、机电业务长,修理部副部长等。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98年12月因伤病牺牲,1999年2月,被北海舰队党委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核潜艇基地的中心广场,巍然矗立着一座花岗岩雕像,日夜深情守望着威武的战艇和蔚蓝的大海。雕像的基座上刻着:“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海军学雷锋标兵孟昭旭(1954.8—1998.12)”。

当人们站在英雄孟昭旭的雕像前,深情缅怀那些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献身的战友时,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无愧是“中国脊梁上最硬的骨头”。核潜艇基地军史馆记载着:在核潜艇基地初建的13年间,先后有32名官兵牺牲了生命。

老兵永远不死,只是慢慢远去。沿着历史的脉络细细梳理,我们赫然发现,以孟昭旭为典型的烈士们,就生长在遍地英雄的沃土上。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盛产”最顽强的意志。

核潜艇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核动力,核动力系统的“心脏”是核反应堆。核潜艇出海后,反应堆舱内的辐射强度很高,放射性尘埃的浓度比正常大气高出数十倍,平均温度也高达40摄氏度以上,所以是不能随意进去的。但是,如果反应堆舱里的设施发生故障,就必须冒险进去排除。

在一次核潜艇执行远航战备巡逻任务期间,核反应堆舱冷却系统突发故障,高温、高压水以蒸汽的形式向舱内喷射,并发出吓人的啸叫声。艇上迅即由10名共产党员组成抢险队。危急时刻,孟昭旭自告奋勇排在第一个。他披上防护服就冲了上去,在蒸汽弥漫的设备中反复排查找到了漏点,果断处置了一起重大事故。由于抢时间,他穿防护服时太匆忙,部分泄漏的蒸汽顺着衣袖钻进他的身体,烫伤了手臂。这次在堆舱内排除蒸汽泄漏险情,无异于战场上用血肉之躯“堵枪眼”。

在核辐射环境下作业,都严格规定了逗留时间上限。当时他在反应堆舱的时间已超过了规定时限两倍多,但他不顾堆舱外战友们的一再催促,毅然把危险留给自己,直到战友们强行把他拉出来。大家称赞他坚守岗位,是水下“黄继光式的英雄”。

孟昭旭在核潜艇内工作中的留影。

一次远航中,反应堆舱的一台排风机发生故障,艇上组成抢修队轮流进堆舱排除故障,并规定每人只允许在里面停留5分钟,孟昭旭又是第一个请战进去。他不顾个人安危,在蒸笼似的狭小空间里整整奋战了16分钟,他一出舱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多工作一些时间,战友们就会少停留一点。

核潜艇内看不到阳光,他的心中却充满阳光。孟昭旭生前经常说“我的岗位在艇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年妻子生孩子,他没有离开岗位。凌晨,刚刚生产完的妻子忍着疼痛打电话找他,可值更的战士咋也找不到人。原来,孟昭旭在艇上忙到凌晨两点多,随便找个舱室睡着了。直到第二天,当孟昭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艇队时,才得知妻子生产的消息。他仅仅陪了妻子3天,就匆匆赶回了单位,又义无反顾地随核潜艇潜入大洋深处。

从1986年到1993年的7年里,孟昭旭为执行任务,放弃了160多天的假期。由于忘我地工作,使这位硬汉累垮了身体:心率失常、严重的胃溃疡、放射性造成的白血球下降……

由于种种原因,孟昭旭参军20年仍然是个“无房户”。至于经济收入,还抵不上当职工的妻子。但是他有自己的人生信念:共产党员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奉献。他正确对待“身子、房子、票子”,毫无怨言地在他酷爱的核潜艇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

孟昭旭忘我工作,严重透支了身体。不到45岁就永远倒下了。他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人生奋斗,向党交了一份闪光的答卷。临终前,他反复说:“感谢党组织的培养,我选择干核潜艇无怨无悔,死而无憾!”还叮嘱年幼的儿子长大后要到核潜艇部队当兵。

烈士的儿子孟龙光荣加入了核潜艇部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骨干。孟龙每次来到爸爸的雕塑前,总会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我已经遵照您的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核潜艇兵。大洋深处有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我一定努力干出成绩来。

孟昭旭的儿子孟龙经常去看望父亲。

孟昭旭烈士的生命之光,并非在牺牲那一瞬间才闪耀出夺目的光彩。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他却一次次用“不要命”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记者采访孟昭旭的英雄事迹时,潜艇基地政治部主任梁桂林动情地吟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怕死别干核潜艇”,一代又一代核潜艇官兵继承先烈遗志,舍生忘死,直面生死考验,在燃烧生命中履行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



//www.pegstown.com/wzzx/sdjl/jfjgb/2024-11-28/9126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