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他的这手绝活被美军当成高科技,功劳可与邱少云、黄继光并列

作者:百晓生谈历史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201812月的一天,陕西咸阳渭城区的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在从事退役军人登记工作的时候,招待了一位年事很高的老人。这位老人出示了自己服役期间的证明,看了这个证明,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开始不淡定了——因为这位老人的证明文件里面,有一份是这位老人的记功命令。在这份记功命令上,老人的名字和邱少云、黄继光并列。

记功命令

于是工作人员将这件事汇报给上级领导——要知道,邱少云和黄继光的事迹,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而这位健在的老人和邱少云、黄继光能相提并论,无疑让人感到沧桑、惊喜和难以置信。上级领导在经过核实以后,确定了老人身份和功绩的真实性。同时,在媒体采访下,老人当年的不朽事迹也开始被人们所知晓。

蔡老立功证书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蔡兴海,祖籍陕西省泾阳县,生于1931年。18岁的时候,蔡兴海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1952年的时候,被编入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作战。虽然1952年的时候,朝鲜战争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但是战况是空前激烈的——因为从1952年开始,随着美军领教了志愿军的战斗力,并付出了巨大伤亡以后,美军收敛了开战初期的骄兵心态,并且还从美国本土调集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来队伍我军。而我军结合客观条件,决定利用上甘岭一带的地形优势,来缓解美军装甲化部队的冲击,就这样,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了。

当时,蔡兴海担任副班长,和战士们守卫597.9高地。我军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打退了敌人若干次进攻。敌人见吃了几次亏以后,决定换个玩法——客观来说,美军当时和我方对比,美军属于财大气粗的存在,所以美军在吃过几次亏以后,开始利用炮兵优势对我阵地发动攻势——先是美军用大炮朝着我军阵地来一番炮火全覆盖,而后装甲兵在炮火覆盖后向我军阵地挺近。在美国人强烈炮火覆盖之下,我军的火力暂时遭到了压制,等到我军战士能够还击的时候,敌人已经利用这个空当靠近了我军阵地。

蔡兴海守卫的阵地就面临这样的危险。蔡兴海起初考虑为部队节省子弹,因此让战士们等敌人在射程范围之内再开火。哪料到敌人在利用装甲部队掩护的情况下靠近我军阵地以后,利用阵地附近的死角——比如石头这些掩体,来躲避我军射击。就这样,蔡兴海带着战士们虽然消耗了不少子弹,但是,敌人却没能击毙多少。这让蔡兴海忧心忡忡——要知道,当时国家经济还不富裕,子弹无论如何都不能如此浪费。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一旦我军放弃火力压制,敌人肯定又会利用他们的火力优势掩杀过来,闹不好还会容易导致战线出现不好的变故。这让蔡兴海焦急不已。正在蔡兴海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现、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妥善的办法——假设手榴弹如果在半空爆炸,那冲击波是否就可以越过美国士兵的障碍物,直接打击他们的头部乃至上半身?

于是蔡兴海决定试一试,他拿出一颗手榴弹,目测了一下美国兵距离自己的远近,而后拉响手榴弹,等着大约过了两秒以后,对着美国士兵甩了过去。虽然这个过程只是过了两秒钟,但是这两秒钟,蔡兴海感觉这两秒钟要比一天还要漫长——因为自己的这番操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蔡兴海并没有把握。但是此时,蔡兴海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纠结这些了。

蔡兴海的手榴弹在投掷到美国兵上空,还没等落地,便爆炸了。手榴弹爆破的碎片和冲击波将几个躲在射击死角、自鸣得意的美国士兵炸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他们到死的时候也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看到这一幕,蔡兴海兴奋极了,差一点跳起来欢呼。当然当时的情况也容不得蔡兴海兴奋,蔡兴海有了一次成功经验以后,变得更加有底气了。因此,蔡兴海继续按照刚才的方法,来对敌人投掷手榴弹。并且,所谓熟能生巧,蔡兴海在投掷几次手榴弹以后,还锻炼出这样的技能:那就是根据敌人的远近,从而调整丢手榴弹的时间——比如敌人距离自己相对较近,那就等手榴弹拉响大约两秒以后再投掷,如果比较远,那就等压缩到1秒,当然,必要的时候,连1秒钟都别停留。

蔡兴海起初投掷的时候,需要专门计算一下投掷的时间,但随着丢手榴弹次数多了,逐渐也养成了技巧,这让蔡兴海投掷手榴弹的速度不断加速。蔡兴海这边投掷手榴弹加速,可让美国兵吃尽了苦头。很多美国兵在心存侥幸的过程中,被送上了西天。

鏖战一天,战斗结束后,蔡兴海却兴奋不起来:虽然这一天,蔡兴海消灭了不少美国鬼子,但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单靠自己一个人这样投掷手榴弹,能消灭的敌人毕竟有限,更何况,自己万一牺牲了,其他战友没有掌握自己空爆手榴弹的技能,也会导致部队受到损失。想到这,蔡兴海感到心情沉重。因此在休息的时候,蔡兴海把自己班里的战士们都找来,向他们传授这种空爆手榴弹的技巧。并且带着战士们做模拟演练。这期间,蔡兴海可谓忙上忙下。

不过,到战斗再度打响以后,蔡兴海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这种空爆手榴弹手法的应用,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很多战士心理紧张,或者在拉响手榴弹以后,因为担心手榴弹在自己手里爆炸,因此在拉响以后,等不到预定的时间,就把手榴弹投掷出去,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战士则是拉响手榴弹以后,因为紧张手居然哆嗦起来,差不点忘了及时投掷过去,还有的则是拉响时间相对长了一点点才把手榴弹丢了出去,结果手榴弹没等投掷到预期的地点就爆炸了,同样没有起到原先预期的效果。这种现象让蔡兴海再度焦虑不已——蔡兴海需要摸索出一条速成的训练方法,让战士们可以最快掌握这项战斗技能,毕竟眼下战斗频繁,蔡兴海没有太多时间对战士们进行培训。

正在蔡兴海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一个战士甩胳膊投掷手榴弹的细节引起了蔡兴海的注意。蔡兴海突然考虑:为什么不采用时间量化的模式,来计算投掷手榴弹的时间?于是蔡兴海经过一番实战摸索,最终在这次战斗结束以后,蔡兴海将新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告诉战士们:你们可以在拉响手榴弹以后,在自己的头上转上那么一圈。这一圈下来大约就是两秒钟,等到转完这一圈以后再扔,一般来说,可以达到手榴弹在敌人头上空爆的效果。随后,蔡兴海安排战士们模拟演练了一番。

正在投掷手榴弹的志愿军

就在蔡兴海训练完战士以后,新一轮战斗很快打响。而且,这轮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美军当时考虑速战速决,因此投入了很多先进的装备以及优势兵力。而志愿军也在局部战线进行反击,战斗十分激烈。蔡兴海带着自己班的战士,运用之前总结得来的手榴弹空爆技术,不断向美军阵地投掷手榴弹。大量手榴弹在美军头上不断爆破,美军士兵付出巨大伤亡——根据事后统计,这一天一夜的战斗,美军一共发动七次进攻,而在这七次进攻中,美军因为志愿军的投掷的空爆手榴弹,付出了四百多人的伤亡,而蔡兴海全班也只有三个人受到轻伤而已。对于如此不成对比的伤亡比例,美军方面也较为质疑:美军认为,美军有着高素质的步兵以及最先进的武器,但是却遭遇如此巨大的伤亡,这背后很可能是中方取得了某种秘密武器的缘故。并且,考虑到美国士兵大多懂得一些几何学常识,能够做到在冲锋中寻找敌人的射击死角。但是即便如此,美国士兵还是付出了难以接受的伤亡,这说明中方很可能掌握了某些美军还没掌握的制导武器,否则无法解释这个现象的发生原理——美国士兵哪里知道,让他们付出巨大伤亡的,恰恰是最为寻常的手榴弹。

并且,这种空爆手榴弹的手法,不光用于防御,有时候还用于进攻。有一次,蔡兴海他们部队奉命出击美军的阵地。其实对于当时的志愿军来说,主动出击的难度很大——因为美军的财力强盛,并且拥有一流的工程技术来修建防御体系。所以,志愿军战士想反击美军,夺回阵地,就需要懂得智斗。因此,志愿军的反击工作,主要集中在夜间。蔡兴海他们班战士们的空爆手榴弹绝活儿,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挥了作用。

当然美国士兵也知道一到夜间,志愿军肯定利用夜色掩护反击,因此美国士兵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防止志愿军的攻势。这天夜里,美国士兵感受到了志愿军的一种新战术,而这种新战术,恰恰是蔡兴海带着战士们创造的。志愿军先是通过机关枪对美军进行火力压制。就在美军和志愿军进行接火的同时,蔡兴海带着战士们在这个环境,靠近美军的战壕,而后用空爆手榴弹的手法,向美军战壕里丢手榴弹。这手榴弹在美军头上爆破,带来的光亮划破了夜的黑暗,如同节日的烟花一样。但是对于美军士兵来说,这些烟花都是催命的绚烂。有的个别美国士兵手疾眼快,能将落地爆炸的手榴弹踢开,但大多数美国兵没这么好运,往往没等他们反映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弹片已经打穿了他们的头骨。在空爆手榴弹的袭击之下,一部分美军士兵被炸死,其余的美军士兵陷入慌乱,甚至有的美国士兵还丢下阵地逃之夭夭。蔡兴海见如此情景,急忙招呼战士们:同志们,冲啊,夺下阵地。在蔡兴海的鼓舞下,战士们和后续部队一拥而上,就这样,美军的防御阵地丢失了,甚至很长一段战线都受到动摇。

蔡兴海这种别出心裁但效果十分明显的战术,很快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因此,在19536月,许世友将军签发了一项记功命令——在这份命令中,许世友将军表彰了黄继光烈士等人同时也表彰蔡兴海的功劳,授予其二级英雄称号,并给蔡兴海记特等功。这份命令,就是本文开头那份让负责退役军人登记部门感到兴奋和不淡定的那份命令。在这份记功命令中,蔡兴海是这份命令涉及到的六位英雄中,唯一一个没有牺牲的人。这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在残酷的战斗生活中,想成为黄继光和邱少云那样的英雄很难,而像蔡兴海这样能够立下大功还得以幸免的英雄,是更加难得的。蔡兴海的事迹也让朝鲜方面颇为感兴趣。朝鲜方面也专门授予了蔡兴海一级国旗勋章这一荣誉。

蔡老近照

不过,对于这些荣誉,老英雄始终没有产生自满心理。甚至很多年后,蔡兴海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对记者强调:真正的英雄,是千千万万牺牲在战场上的无名英雄。战争结束后,蔡兴海随着部队返回国内。当时的西藏地区由于需要内地提供人力进行建设,蔡兴海主动请缨,表示自己愿意前往西藏,支援当地的建设,并且,蔡兴海还在后来为西藏的稳定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直到80年代的时候,蔡兴海才因为转业的关系,得以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家乡,并在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贡献。而对于以往的功劳和贡献,蔡兴海几乎从没对身边的人提到过。直到,因为本文开头提到的偶然,老英雄的事迹才被众人知道。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www.pegstown.com/wzzx/sdjl/jfjgb/2022-06-11/75883.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