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陈先义:故乡的馒头

作者:陈先义 来源:江南app网址

不知别的地方过年如何,在我的家乡豫东,“吃馒头”是过年的重要习俗。

当年新麦磨成面,做出的馒头具有浓浓的麦香味。人们捧着这些带着新麦香味的馒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可以放开肚皮可着劲地吃。为什么在大年初一可以放开肚量吃?因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太穷,老百姓不能保证能吃饱。所以家里孩子多的,过年这第一顿饭,家里大人不会限制孩子,让孩子们可着劲地吃,是不加干涉的,也是图个吉利。一到中午就不一样了,孩子们也自觉限制了。所以过年真正的一顿饱饭是大年初一早上。

那时候,按照豫东风俗,各家为了表现自己家里生活殷实,按照旧历习惯,正月十五之前是不做新饭的。一般都是在年三十之前,十五以前要吃的馒头、包子、饺子以及各种扣碗、炖菜之类,一应俱全地准备了整整一大缸。不管来了客人还是自家食用,一加热就可以了。号称正月十五前不动锅做新饭。旧社会一些富裕殷实的大家族,甚至整个正月都是在吃腊月囤积的现成饭,这表明他们是大户人家。

那个时候,检验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馒头就是一个标准。富家一个正月都在吃白面馒头,稍微差点事儿的馒头可以吃到初七初八,再有的可以吃到初二初三。真正穷的就难说了。其他时间就是吃些混合面、高粱面或者红薯面混合的窝窝头等其它各类。我当兵是1969年,那时候一些子弟文化都不是太高,我的一些同乡,当领导来视察,问为什么当兵时,回答是,报告首长,为了吃白面馒头,为了吃饱白面馒头。馒头,那时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

特别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候灾荒年代,生活就更加吃紧。记得腊月之末,家家户户也在蒸馒头,说是蒸馒头,白面非常有限,平均每人也就几斤面,这样一点面,别说正月十五前吃白面,就是从过年能吃到正月初五就不错了。于是大家各家都在各显其能,有的往白面里掺进杂面,有的往杂面里掺点白面,总之把有限的面做出量足够多的馒头来。

我家兄弟姐妹比较多,全家十几口,有限的面要做出足够数量的馒头,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的老父亲不仅一手好庄稼活,做馒头也是高手。为了解决人口多过年馒头不够吃的问题,他创造了一种新办法。我记得那几年,但凡年关到了,老父亲便把洗好煮好的红薯揣成糕类,在白面和面时,将这些揣好的红薯糕和进白面里。这个可是个技术活,掺进红薯糕太多了,面发不开,做出的馒头不宣软,口味也就不好,掺的量适度、适中为好。父亲做出的馒头不仅口味甜香,而且别有一种软糯可口的味道,凡是尝过我家馒头的邻里,没人知道这白面里掺进红薯糕的妙招。没有别的,为了能够体面地让一家老小过个春节。

过春节走亲戚,馒头也是必须的甚至是唯一的礼品。那时候的乡村,人们用一个竹条编织的筐,装上一筐馒头,上边盖上一个新鲜干净的毛巾,然后开始走姥家、去舅家、跑姨家、访姑家,正月十五以前,就是挎着一竹篮白面馒头,开始了四面奔波。跑来跑去,到了正月底,弄不好这一篮子白面馒头依然照旧。为何?因为不管到谁家,按照旧习总是推让一番。七姑八姨也都是象征性的从篮子了取下一个两个馒头,而后会按照习俗再给你添上他们家的馒头说,回去让你娘尝尝俺家的馒头。于是一篮子馒头还是满满的。不过也不完全一样,闺女走娘家,这个馒头篮子必须一倒精光,挎个空蓝子回家。这是规矩,因为你如果走娘家,挎个馍篮子最后还剩下一些带回来,人家就会说这闺女她爹娘白养了,真不懂事。这就是老规矩,必须得遵守。想一想也是,爹娘养你大,你一嫁转眼就成了别家的人,你爹妈一年不就吃你个馒头吗?你再挎来挎去的一个馒头篮子,像话吗?我们老家有一句被人不断重复的话,但凡生了一个女儿,那接生婆就很会说话,孩子一落地便极其兴奋地向主家报告:快高兴吧,给你有一个倒馍篮子的。闺女走娘家倒光馍篮子,这可是古来的规矩。记得小时候,我们本家一个邻里远嫁他乡,一年不来一回,那次临回婆家时,哭哭啼啼地走了,一问才知道,是嫌从婆家带来吃的太少了。哎,都是婆家太穷啊!

其实,这一切都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礼节。到头来,这一篮子馒头跑了整整一个正月,馒头已经在风吹日晒中成了开花馒头,每个馒头都是龇牙咧嘴的样子。如此,馒头开花了,春节也便就过去了。看起来这是形式吧?是的,这是千百来的一种习俗,但是不管你飞黄腾达也好,高官厚禄也罢,这个习俗必须遵守。春节走来走去,其实不是为了吃,就是为了亲人见个面,热合热合,寒暄寒暄,亲戚越走越亲,这个“走”,就是亲情的全部内涵。否则,这个亲戚之间还有啥意思呢?如今人们生活今非昔比,虽然走亲窜亲的方式再不是一篮子形式主义的馒头,但是“奔家”这种亘古不变的礼节却依然一层不变的延续着。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心心相印手足相连的根脉所在。

这样一说,都是六七十年过去了,现在过年走亲戚,形式变了,礼节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今天你挎个馍篮子,会让人家笑话。现在各种包装整齐的大盒小箱,一拉就是一个小车后备箱。水果、火腿肠、牛肉、烧鸡等等无所不有。礼品居然不知不觉洋气起来。

但是,我这个远在他乡的游子,今年过年居然收到了老家亲友快递来的馒头,包装箱规矩好看,盒上用一手漂亮整洁的宋体字写着河南兰考特产“豫兰桐”固阳馍。这种产自故乡兰考堌阳的馒头,对外简称兰考馒头,但准确地说是兰考“堌阳馍”,何以如此?因为兰考馒头的名气是由兰考堌阳的馒头闻名天下的。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家的一种馒头,在过去祖辈以食为天的年代,是豫东人的一种生活向往和日常必备,如今却已经扬名天下,成了代表兰考的一种标志性产品。居然已经远销到全国各地,据说在抖音、快手上随便一输入二维码标号,便可以吃到我故乡的馒头。

据说兰考馒头“堌阳馍”闻名遐迩,溯源可远及一千一百多年的北宋,北宋年代有个兰考名人,那时候他在朝中为官辖管兰考。史载,此人家中历来爱用桃木炭火水蒸馒头,他创造了一种特别方法。再后来,此种食品便被推荐到皇室,北宋皇帝大赞其味美可口,成为帝王所爱,于是北宋皇室列为贡品,在朝廷经年使用。就这样作为一种特产世代延续下来。但是,堌阳馒头好吃,却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桃木炭火,今天已经普遍用天然气了,依然不改其特殊品质。它取决于另外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黄河流过的沙质肥沃土地,非一般土质所能比,长出来的小麦远远超过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小麦品质。第二也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做馒头用的酵子。这个秘笈是香味之源,因为酵子的发酵是决定味道的首要因素。

兰考黄河岸边沙地盛产一种面瓜,这种瓜不仅香味不俗,而且是做酵母用的特种瓜果,别的地方虽有这种瓜,但却产生不了兰考这种奇香,这种面瓜为酵母由头,再加上其它佐料,成为民间秘制良方,自北宋以来便成为世代相传的独门绝技,如此做成的馒头,不仅色白个大,而且绵甜糯香。具有各地其它馒头类别无与堪比的特殊味道。小时候一口便可以咬下半个馒头,其香味可口,甚至不要任何菜品便可食用。

当今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对此馒头进行过科学研究,证明兰考馒头除了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碳水化合物等维生素以外,还有铜、铁、锡、锌、钴、锰、铬、镍等多种人体健康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这种馒头,现在单凡有在兰考在开封重要外事活动,有外宾接待、有高层领导到来,已经成为官方高端接待用的必备食品。眼下,兰考馒头已经排在当地特色食品之首。

当年的一种家乡主食,今天已经今非昔比,居然成了闻名遐迩的地表产品。时代不同了,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馒头,我们看到了今昔之变,我为故乡的馒头而高兴,一种饮食彰显的不仅是文化,而且是在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社会发生着地覆天翻的变化,我们为这个变化而鼓舞。



//www.pegstown.com/wzzx/sdjl/nm/2024-02-05/8635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