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中我听到了“成昆精神”解码的“啪嗒”声
4月底,我们从首都北京“穿越”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青山机场,再坐汽车,灰色混凝土路面渐渐消失,城市被抛在身后。道路开始颠簸,坑洼的砖红色土路伸向远方。接近新成昆铁路项目驻地时,路两边满是落石,在这里,滑坡、泥石流十分常见。
山,全是山。两代“成昆人”,甘愿奔赴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在这里修建新老成昆铁路,他们为什么而来?又改变了什么?
辗转到达项目地时,天色已晚,李恒和他的同事已换下工作服。眼前的这群90后,就是新成昆铁路建设者。他们话不多,讲话声音不高,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他们也刷抖音也“吃鸡”,会追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那一天,我还没把这些90后和“国家建设者”连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正在修建的小相岭隧道。那些稍显稚嫩的90后不见了,一群穿白衬衫、蓝工装的年轻人向我走来,笑容在阳光下铺展。走进黑漆漆的隧道,他们在电焊花中穿梭,在泥浆里爬上爬下,在洞顶落下的水柱里浑身湿透,在开挖的轰鸣声中冲在最前面。
劳累一天,晚上休息时,他们播放起纯音乐版的《我爱你中国》。远处,群山静默。安静的雨夜,我仿佛穿过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想象老一辈成昆人也曾同样年轻的面庞。
这是一场半个世纪的青春相逢,也是新时代的90后寻找精神坐标的旅程。
这群修建新成昆线的年轻人,有人也曾经迷茫。在大城市工作,物质逐渐丰富,但却总觉得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少了点什么。
这个问题,采访对象李恒问过他外公。提到自己的工作,外公大手一挥,来一句“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一脸豪迈。外公还告诉他,这一生都在修隧道。通车了,山里的百姓出行方便了,他心里踏实满足,每个晚上都能睡好觉。
李恒和年轻的同事也想寻找这样的“踏实满足”。
他们生长在衣食无忧的年代,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受益者。然而这大山深处,则是中国的另一个样貌。
这里依然贫困,山里人靠交易自家的鸡蛋、土豆等农产品勉强维持生活,许多家庭直到这两年,才拥有了第一台电视机。在电脑如此普及的今天,学校里一共只有两三台,供老师轮换着使用。学校严重缺教师,孩子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
大山里的生活,就像那趟时速30公里的绿皮火车,被高速运转的时代甩在身后。而时速160公里的新成昆线,承载着凉山百姓的期待与向往:更早脱贫、更快致富、更好的教育、更便捷的医疗、走出大山的梦想……
在平均每天三米的隧道掘进中,我听到了这群铁路建设者“成昆精神”解码的“啪嗒”声。他们从满足自我享受的小时代逆行来到大山深处,一个个年轻的个体就这样与大时代相连。城市中的车马喧嚣、灯红酒绿,通通汇入大江大河,奔腾向前。
在大山之中,这群90后找到了心灵和精神的支点,“奋斗不只为自己,还为了想走出大山、更快致富的百姓”。
李恒去沙木拉达隧道那天,我们和他同行。他说早上不到五点就醒了,心里有事儿,怎么也睡不着。起床做了几组俯卧撑,看了会儿英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越过雨后的落石、深坑、泥潭,我们乘坐的越野车是山路上的“独行者”。大凉山的路太难走,有一次李恒随食堂的师傅上山买猪,下山路上猪都被颠吐了,站也站不起来。
一路上李恒很安静,背着一个红色的书包,走在最后。我跟在他身边,用心体会他的感受。他是去寻访外公青春的战场,哪怕沉默,也是祖孙之间的情感流动。
那天晚上,大家找了个烧烤摊,开了几瓶酒。我端着酒,心里依然在琢磨这群年轻人逆行的理由。一公里牺牲50人,那么多年轻的生命长眠在隧道旁,作为成昆后辈,为什么他们仍然前赴后继?
他们聊着工作上的事,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人悠悠说了句,“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完成,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
我一仰头,干掉了手里的酒,找到了答案。这句写在稿子里的话,让许多读者“看哭了”。
这句“掏心窝子”的话,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柔软处。这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圆满,而是与千千万万的人产生连接,心有回响,无问西东。他们的逆行是为了尽快打通新成昆铁路,把村里的人带出大山,把贫困甩在身后,让更多的人奔向美好生活。
在一个奔腾发展的国度,只有将人生的意义与国家命运相连,才能体会到生命里真正的圆满。
在大凉山采访的日子,每晚下雨。早晨雾气弥漫,李恒指给我看对面的山,时隐时现。他写了几句话:门前的那座山有些调皮,喜欢在雨过天晴时拉着我玩耍。她会踮脚躲在云后面,我总能一眼找到她,但我就静静地不说话。
25岁的李恒告诉我,在大山深处,有许多这样寂静的时刻,他只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那一刻,他没穿工作服,只穿了一件白色衬衫,这个年轻人的笑容里充满力量。
您是我外公 也是大英雄
——祖孙两代成昆铁路建设者的对话
李恒在沙木拉达隧道口 李玥/摄
陈善全,72岁。1964年,与战友凭借钢钎铁锤挖出老成昆铁路上6.4公里长的沙木拉达隧道,为西南腹地百姓凿开了一条出山通道。
李恒,25岁。受外公陈善全和同为隧道人的父母影响,两年前,他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入职中铁隧道局一处,被派往新成昆铁路项目的小相岭隧道工地,接过前辈旗帜,努力打通新成昆铁路的“最后21公里”。
-------------------------------------------------
日前,新老两代成昆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李恒:从小我就知道,我的外公和别人的外公不一样。您很少在家,我记忆里的“外公家”,是一个又一个工棚,您告诉我,沙木拉达隧道最令您记忆深刻。半个世纪过去了,您还记得沙木拉达隧道什么样吗?
陈善全:老成昆铁路上的沙木拉达隧道,在四川省喜德县小相岭山脉。别看当年我们编的歌里唱着“山上山下好风光,白云飘出炊烟起,路工安家在云乡”,但这里的含氧量只有内地70%,曾被地质学家认定为“死亡禁区”“鸟都不来”,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就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刮着十级大风的峡谷,我们一干就是6年。
李恒:在这样的环境下,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善全:工友们都知道,我有双大脚,水鞋没有合适的码数,脚永远半悬着,踩不到底。有时候刚刚走了七八里地回到工棚,一听到广播通知需要劳力,又马上折回洞里,穿着那双不合脚的水鞋。其实这都是小事,50年前,我们修建沙木拉达隧道时,由于地质复杂,缺少先进的探测手段等问题,在这场长达6年的“战役”中,每前进一公里,就有50多个年轻人牺牲,352名建设者长眠此地。相比之下,我的困难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李恒:您大概算不上一个负责任的丈夫。18岁就离开重庆老家,抛下新婚妻子,坐着卡车七天七夜挺进大凉山,一走许多年。两个女儿出生您都不在身边,也没能陪伴孩子成长,旁人没少责怪您吧?
陈善全:对你外婆和妈妈来说,我不算是好丈夫和父亲,但她们知道我为国家效力,也表示理解。隧道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战场,是我付出青春,甚至赌上性命的地方,记录了当年我们的豪迈,忠诚和担当。
李恒:起初我很纳闷,是什么让您坚守在隧道建设一线?来到大凉山,我问过很多当地人,坐没坐过成昆线,话没说完,他们就抢着回答,“铁路就从家门口经过,经常坐,不要钱”。集市上卖菜的婆婆滔滔不绝,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里最热乎的馒头总是先送给铁路建设一线。项目驻地旁的小学,女老师用四川话告诉学生,“外面有好高的房子,有大海,沿着成昆铁路走出去就都能看到”。
陈善全:是的,大山深处,需要有文化有理想的后来者,奋斗不只为自己,还为了想走出大山的百姓。 这是国家交给你的任务,不能有半点懈怠。
李恒:我参与修建新成昆铁路这两年,遇到了很多值得一辈子去回味的事,现在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有没有记忆深刻的故事?
陈善全:工地很冷,被子很薄,很多人冻生病了,还是坚持工作,哪怕领导强行命令休息,依然会偷偷去上班,大家都鼓着劲儿,争抢进度,当时大家都在相互比拼,总是担心自己干得比别人少,害怕自己落后,还流传出了“关不住的小老虎”的故事。“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几个大字,也时常会浮现在我眼前,当年我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双手被磨出一个又一个血泡,看到中央发来贺信后,大家都特别兴奋,一个个场景,历历在目。
李恒:您是我心中的英雄,您心中的英雄是什么呢?
陈善全:我心里的英雄是邱少云、黄继光,还有因为修建沙木拉达隧道牺牲的战友。我们冬天跳进水坑里挖泥沙,冻得打颤发抖,夏天又热得像待在“火焰山”,用冷水冲冲继续干。如今,我的弟兄们就长眠在隧道旁的山坡,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李恒:我有很多梦想,小时候想要当科学家、解放军,后来想做一名媒体人,现在想用自己的专长,让更多的人了解隧道。您年轻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陈善全: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最开始的梦想就为了赚钱养家,让家里生活条件好一些,到了工地以后,突然意识到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是很自豪的,踏踏实实地修好每一条隧道,保证每一条隧道的质量,让这条铁路服务上亿人,就是我的梦想。
李恒:您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完成的愿望?
陈善全: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太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大家能够开心、和睦地吃顿团圆饭。虽然一生辛劳,但我从不做追名逐利的事。比起长眠在那里的战友,我总觉得自己这一生,无论怎样的境遇,都已经满足。
李恒: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扎根一线和基层变得不容易,有些人想走向大城市,您是怎么看待的?
陈善全:年轻人,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在哪里都能成长成才。但从基层做起,把根基打牢,才能走得更稳。
李恒:您希望我的孩子也从事隧道建设吗?
陈善全:咱们国家的铁路网四通八达,动车、高铁一次次提速。老成昆铁路已经运行了半个世纪,如今你们接下了新成昆铁路建设的大旗。我们这老一辈的隧道人还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够好,需要青年一代的隧道人替我们去完成一些事情,去建设更多方便大家出行的铁路和隧道。我希望“成昆精神”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从大凉山延续到各个角落。
(对话整理:李想)
我在墓碑上找到从未谋面的外公名字
母永奇外婆捧着丈夫年轻时的照片
长这么大,我从未见过外公,哪怕是一张照片。
外公在我妈妈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打记事起,我总是缠着外婆问外公的故事,外婆一脸严肃,“孩子,你记住,你外公是去修建铁路了。”
外婆的房间里有一口红色木箱,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外婆说,那是外公唯一留下的东西。后来,外婆家经历了几次房屋改造,即便搬进了三层小楼,那个木箱依然摆在她的床旁。
我从未见过外公的照片,不知道他的相貌和高矮胖瘦。很多次,我尝试想象他的模样。在妈妈的回忆中,我知道了外公更多的故事。
外公离家时,妈妈只有七八岁。当时,村里的干部挨家挨户做动员,要求青壮年参加铁路建设,修铁路辛苦又危险,没人愿意去。我们家中生活拮据,也或许做一名铁路建设者的梦想召唤了外公,他毅然加入筑路大军……
分别那天,外婆把外公送到村口。一家人关于外公的最后记忆,永远定格在那远去的背影。从此,外婆独自养育两个孩子,苦苦等待丈夫归来。
谁也没想到,外公在离家两年后去世了。直到工友带来外公的遗物,家人才获悉噩耗。
后来我才知道,当年外公参与修建的沙木拉达隧道地质复杂,由于缺少先进的地质探测手段,突然间发生严重的突泥涌水,外公和他的300多位战友,长眠在他们付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隧道旁。
妈妈16岁时,外公工作单位的人送来了抚恤金,提出家里的孩子可以去外公的单位工作。也许,外婆不想让外公的悲剧重演,没有答应。
外公牺牲时,由于交通和通信条件受限,家人一直不知道他牺牲的地点和墓地在哪里。每逢清明节和春节,家人都会向远方致以哀思。
几经周折,家人终于联系上已退休的一位工友。他说,外公牺牲在四川省喜德县境内的沙木拉达隧道附近。“多年过去,当年的小坟包也许长满了荆棘树木,也许被山洪冲没,怕是很难找到了。”
2017年清明,在成都地铁项目工地工作的我,被通知参加“重返沙木拉达”活动,缅怀先烈。从成都至喜德县不到500公里,我坐了9个小时火车,在高铁纵横的时代,显得太慢了。
去沙木拉达隧道的列车上,一遍遍播放着建设老成昆铁路的纪录片。老一辈建设者们白发苍苍,从他们脸上仿佛能看到过去的雨雪风霜。
所有烈士都应被铭记,我从每一块墓碑前走过。“韩礼芳!”看到倒数第三个墓碑,突然间,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姓名!我的心一下提了起来,激动又忐忑,立刻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等待的时间痛苦又煎熬。经外婆确认,那正是外公的墓碑。电话那头,妈妈早已泣不成声。
家人带着80多岁的外婆连夜赶来。第二天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目的地。蜿蜒陡峭的山路,让我再一次领略了成昆铁路修建的艰难和伟大。公路泥泞不堪,两旁耸立着光秃秃的高山。半个小时的火车路程,开车足足走了4个小时。
我搀扶着外婆来到陵园,她走路缓慢且无力,气喘吁吁。我们一步一步穿过碑林,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她是哪座墓,外婆一眼看到了外公的名字。她颤抖着手,轻轻捧出外公年轻时的照片,紧紧贴在胸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外公的照片,黑白的照片上,外公是那么年轻英俊,眉宇间还有一丝腼腆,外婆说,这是外公唯一的照片。
60年的思恋,此刻化作无尽的泪水。外婆、妈妈跪在墓前,泣不成声,我也泪流满面。
祭奠结束,我扶着外婆来到沙木拉达隧道口。这是老成昆铁路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6.4公里长的隧道,足足花了6年才修通。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50多名年轻人牺牲。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凉山百姓通过这条铁路走出大山。
我终于找到了外公的墓地。更令我意外的是,我现在供职的中铁隧道局,其前身是外公当年工作的中铁二局十二处。
我想告诉外公,如今我们一切安好,请您安息。外公,在你们肩挑背扛、钢钎大锤时代未能完成的任务,就放心地交给我们新时代的建设者吧——这是我们祖孙两代人的青春接力。
--------------------------------------------------------
网友留言
《半个世纪的青春接力》全媒体报道推出后,引发强烈反响,文章被许多媒体转载,在一些公众号上突破10万+的点击量,留下了几千条带着温度的网友留言。
我愿逆流而上: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砥砺前行。致敬那些默默无闻付出的人们!
蕊儿:作为一名80后铁路工程家属,看得泪流满面。随老公在广西深山里修铁路,买菜和饮用水要开车两个多小时到镇上去买去拉。我怀孕后,因为需要做产检,不通班车,只好搭着水泥罐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坐车到南宁……如今女儿四岁半了,每次只要看见铁路都会自豪地说是我爸爸修的!虽聚少离多,但总感觉会越来越好,我们国家也会因为有一代代人付出而越来越好!
Hill:我每天都在为琐碎的事情而烦恼,伤春悲秋,只是想着实现自己的小愿望。我抬起头,看到路上的车水马龙,看到穿透重重云层的阳光,看到我脚踏的这片土地,忽然明白了,我也只是个“城里孩子”罢了。我睁大了眼睛去看,竖起耳朵去听,那些年轻的生命毅然加入筑路大军。可能我们的视线延伸不到大山里,但那里却生出了人征服自然的奇迹。
隔岸观火:那时的攀枝花还叫渡口,父亲说起还充满怀恋,他的战友大多转业留在那里,又成攀枝花的建设者。为父辈致敬!
浪客西津:现代版愚公移山,被一句“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迅速圈粉。
J Wonder Way:今晚从图书馆复习回来,一个人慢慢地看完了这篇文章。感谢!有的人在黄土乱石间前进,才能让我在高楼大厦里穿行。
晴天不下雨:我的外公也是一名铁路建设者,我初中的时候,他经常拿着酒杯和我讲铁路上的故事。对于他来说,那是年轻时代的记忆,可惜还没讲完,他就去世了,至今我还记着关于那条铁路的故事。我相信在天堂的外公会看着我的。
何贺贺:出路出路,要走出去才有出路,一定要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来!
许静在途中:大家都不愿逆行,这个国家会好吗?在力透纸背的字里行间读出了精神、读出了力量、读出了感动、读出了震撼!一条成昆线,祖孙三代人,记者的笔下有角度、有温度、有力度!一条沾满泥浆的稿子,传递出成昆铁路精神!向筑路者致敬!
(留言整理: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