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灵魂的美军
“军魂”这个词,在新华字典中找不到解释。依我之见,军魂是部队在某种情操和信仰下滋生的军纪严明、勇敢战斗的精神。
保家卫国情怀下催生的军魂最可敬可佩,中外历史上由此产生了大量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事迹。军魂常用于褒义,但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就像“人”,有好人,有坏人,世上也有邪恶的军魂,当年日寇兵败切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的所谓武士道精神,就是一例。
无论正气感人的军魂、邪气袭人的军魂、还是无好无坏中性的军魂,现在的美军都没有。说得简单些,美军就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派遣战场的部队,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美军并非与生俱来这个德性,二战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美军威名远扬,军魂气冲云霄。但以后就不行了,到越战后期,就差不多没有灵魂了。
好莱坞以二战为题材,出品了很多感人的电影,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半个多世纪后,还能创造出壮烈史诗般的二战影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此片1999年获3项奥斯卡奖。
美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到4年,而美军陷于越南战争10多年,战争的规模和军员伤亡仅次于二战,但以越战为题材的美国电影,没有一部能从正面表现美军的战斗力。这也怪不得电影业,失去军魂的美军提供不了正面素材,好莱坞虽然多得是巧妇,但也做不好无米之炊。尽管有三部越战电影获奥斯卡奖,即1978年的《猎鹿人》(The Deer Hunter)、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86年的《野战排》(Platoon),可看了以后直觉得压抑甚至恶心,因为影片从头至尾压倒性的内容,是战争残酷和人性扭曲。
越战美军题材的电影,只是增加美国人的沮丧和勾起梦魇般的回忆。后来有个叫史泰龙的影星灵机一动,推出孤胆英雄兰博系列,居然大受欢迎。兰博是一个难得开口说话,像个哑巴的越战退伍军人。他大部分时间光着膀子,或只挂着一些布片,露出超乎寻常的发达肌肉。他的特点是打不死,从飞机上跳下来也没事,而且总是只身深入敌后,最后一定所向披靡,一个人击溃一大片敌人。这个时候,美国电影院里的观众就会激动得高呼“美国!美国!”。史泰龙扮演的民间英雄兰博,总算让美国人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从银幕上扳了回来,过足了美式阿Q精神胜利之瘾。
二、精英反越战导致美军征兵改制
美军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实行征兵制,美国许多知名的政治精英,都有从军的背景,例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参加过二次大战,2008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参加过越战,可以列出很长的名单。不过这种状况今后看来不会再现了,越战结束后,美国的兵役制度从征兵制改成招募制。招募入伍的士兵称为志愿兵,可能听起来感觉好些,但实质上是雇佣兵。士兵入伍前要与军方签雇用合同,军方按合同给予士兵薪水和其他福利,士兵则在合同期间不得退出军队。这种雇佣兵性质,从士兵入伍的动机上也可以看出,1994年当局对陆军新兵进行了入伍动机调查,不到10%的人表示当兵是为了报效国家。
精英反对越南战争导致美军征兵改制,是笔者近距离观察美国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作为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笔者的观察发现,美国人精英与平民两极分化是全方位展开,不仅仅在财富方面,知识、职业、思想、兴趣爱好等等方面,也存在越来越明显的精英与平民两极分化趋势,或者说形成了精英与平民两大阶层。
美国由代表强势利益集团的精英治国,民主选举只是一件漂亮的外套。美国有世界上最聪明的精英阶层;与此相对,底层民众的知识和能力日渐低下。电视节目也能看出这种区别,晚饭后的黄金时段,一些频道集中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评论,供精英阶层关注;而另一些频道则是装疯卖傻的低俗搞笑节目,让底层民众观赏痴笑。
但是精英阶层无意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以便缩小两极差距,因为这样对精英治国不利。精英与平民全方位两极分化,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是精英强势集团治国的必然选择。如果现行政策不能保障和维护精英治国这一宗旨,精英们一定会想方设法予以纠正。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反对越南战争的示威席卷全美。由于实行全民征兵制,不分精英还是平民都有可能被征兵役,派往前线。出于切身利害关系,很多精英家庭以及有希望进入精英阶层的拔尖青年,都卷入了反战运动,像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那时也是反战积极分子。这些有精英阶层参与的反战活动使美国政府头疼不已。此外,二战以来美国的军火财团已成为美国政府内最有势力的利益集团,战争是军火财团的生命线,发动战争是美国政府的嗜好,如果一有战争,精英分子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弟当炮灰,积极反战扯后腿,这还成何体统?显然,规模巨大的反越战示威,使治国精英们意识到,没有体现两极分化的全民征兵制,会严重干扰精英治国这一国策。
治国精英们痛定思痛,亡羊补牢,1973年尼克松总统刚把美军从越南战场撤出,马上宣布士兵来源由义务兵(即征兵制)改为志愿兵。入伍士兵全部改为志愿兵后,精英与平民两极分化在军队这一方位上,也就落实了。志愿兵与军方签订的雇用合同到期后,可以续签,不过只能继续当他们本分的士兵。除了在战场上可以临时从士兵中提拔军官,美军所有军官必须来自军校毕业生,而美军各级军官属于联邦政府官员,相当于中国的“干部编制”。
从此以后,美国士兵基本上来自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他们加入军队后能赚取一份不错的薪水,还免费享受医疗保健。退伍后若有志进修,可以享受国家资助读大学。而有意从军的精英家庭子弟,就进入军校,毕业后到部队做军官,当“国家干部”。
美军士兵大致上分成9等,由低而高的排列:三等兵(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土、中土、上土、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美国兵的薪水同级别以及服役年份挂钩。一般,新兵服役6个月可以升为二等兵,进入下士级别大约需要两年。下士及以下的等级,是美国兵的主体,下士以上的级别受编制限制,只有出现空缺了,才有可能往上升,因此升的速度就慢得多了,而且越往上,升迁的机会就越少。
美国军官分为10级,由低而高的次序: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军校毕业生入伍,至少是少尉。军衔与职务的关系比较固定,通常在晋职时,也相应晋衔。各级军衔与指挥职务的关系是: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副主席、各军种参谋长和战区司令;中将-各军种副参谋长、陆军军长、空军航空队司令和海军舰队司令;少将-陆军师长;准将-独立旅旅长;上校-旅(团)长、空军联队队长、海军大型舰只舰长;中校-团长、舰艇中队长;少校-营长、舰艇分队长;上尉和中尉-连长;少尉-排长。
伊战后期,美国人的反战态度不亚于当年反对越南战争,反伊战的大规模示威也举办了好多次,但因为精英参与率低,就搞不出什么动静。有位名叫辛迪•希恩(Cindy Sheehan)的加州妇女,儿子2004年4月在伊拉克阵亡后,就成为反战运动的积极活动家,被媒体称作“反战母亲”。2005年8月初,小布什总统回家乡德州农场准备享受5个星期的假期。从度假的第一天开始,这位反战母亲就在小布什农场附近静坐示威,要求小布什接见,解释她的儿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目标在伊拉克献出生命。但是小布什愣是不理睬。如果这位反战母亲来自精英阶层,小布什恐怕就不能等闲视之,非得认真对待了。
实行志愿兵制后,美军兵源素质明显降低。这是因为精英子弟不用去当兵了,而募兵制的雇用性质,又不利于鼓起有志优秀青年的入伍报国热情。
更糟糕的是,克林顿任总统时为了让同性恋者能入伍,颁布了“不问不说”的招兵新政策,结果“不问不说”推而广之,为新纳粹主义者、白人至上主义者、黑社会帮派成员、形形色色犯罪分子、虐待狂、性变态、精神病患者等等,敞开了从军的大门。这方面触目惊心的事实,可以参阅英国《卫报》记者马特•肯纳德(Matt Kennard)调查数年后撰写的一部著作,书名是《不规则的军队:美军如何招募新纳粹分子、黑帮团伙成员和各种罪犯参加反恐战争》(Irregular Army: How the US Military Recruited Neo-Nazis, Gang Members, and Criminals to Fight the War on Terror,2012年9月出版)。
美国一些极右仇恨团体更是公开要求他们的追随者想方设法入伍获得军事训练,为以后的国内种族战争作准备。这种情况,严重到国防部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承认:“实际上,‘不问不说’的招兵政策,让极端分子易于渗透美军。如果极端分子表现合格,没有使用违法的语言和行动来公开表达他们的极端主义,没有损害所服役部队的声誉、效率和秩序,就很容易干完他们的军事服役合同。”(资料来源:http://www.dhra.mil/perserec/reports/tr05-8.pdf)
三、虐待战俘取乐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2004年爆出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丑闻,美军士兵的变态行为,引起举世震惊。以后美军在阿富汗监狱和古巴领地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事实,也被媒体相继曝光,以至奥巴马担任总统后一度宣布永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以减低虐囚丑闻的负面影响。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行动部主任皮埃尔•克雷亨比尔(Pierre Kraehenbuehl)2004年5月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大量事实证明,美军对在押的伊拉克战俘实施了可耻的和非人道的折磨和羞辱。他并指出,发生在巴格达西郊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军,系统侵犯人权的冰山一角。
阿布格莱布监狱(Abu Ghraib Prison)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32公里,原来是萨达姆政权的最大监狱,用来关押平民和政治反对派,美军占领伊拉克后转为囚禁伊拉克战俘。媒体2004年起报道美军虐囚丑闻,就是从这所监狱开始。
由于美军对在押战俘折磨和羞辱是普遍行为,而且美军士兵施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乐,因此这些虐囚事件特别能说明美军的堕落和素质低劣。下面编译几则西方媒体关于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战俘的报道。
(1)把战俘当作狗。《华盛顿邮报》2004年5月6日公布了一张照片,美军女兵林迪•英格兰在阿布格莱布监狱里,用一条拴狗的皮带套在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伊拉克男囚的脖子上,像牵狗一样牵着他。
这个美国女兵想来是个虐待狂,《纽约时报》2004年8月31日披露她爱好让囚犯把手展开在地上,然后用脚狠踩他们的手指。
(2)放狗咬囚犯取乐。路透社和《华盛顿邮报》2005年7月26日报道,当天在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一个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原美军宪兵(监狱看守)伊万•弗雷德里克作证,一个名叫桑托斯•卡多纳的美军士兵放狗咬了一名全身赤裸的囚犯两次,一次咬在左大腿,一次咬在右大腿。更骇人听闻的是,弗雷德里克称,有一次卡多纳和另一名美国兵迈克尔•史密斯告诉弗雷德里克,他们正在进行放狗咬人比赛,比赛谁训练的军犬能将更多的囚犯吓得大小便失禁。至于这两名美国训狗兵的动机,弗雷德里克说是为了从中取乐。弗雷德里克还作证,美军监管监狱的最高长官批准他们放狗咬囚犯,而且这种技术由美军在古巴领地的关塔那摩监狱传授。
另一名证人约翰•凯泽说,目击美军士兵用军犬恐吓两名不到15岁的囚犯。
第三名证人萨布里纳•哈曼说,她于2003年12月中旬亲眼看见军犬袭击了一名囚犯,导致这名囚犯的大腿需要缝12针。哈曼也是一个虐囚士兵,当时任监狱的诊所助手,她还作证同年12月下旬又两度看到被狗咬伤后送来诊所的囚犯。
(3)强奸和性侵囚犯。美军虐囚丑闻是在前总统小布什任期内爆发,奥巴马2009年1月接任总统后宣布,被小布什压下的约2,000张虐囚照片将在5月底前公开。然而,到5月中旬他变卦了,称公开这些照片会激起世界反美情绪,从而对驻外美军的安全构成危险。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27日报道,奥巴马改变主意的具体原因,是这批照片中有美军强奸女囚的场景。
《每日电讯报》称,2004年1月美国陆军少将安东尼奥•塔古巴(Antonio Taguba)受命调查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折磨囚犯的传闻,同年3月塔古巴向国防部提交了内部调查报告,不过美国军方一直对此保密。后来虐囚丑闻曝光,塔古巴秘密报告的内容也被人泄露给媒体了。这份报告指出,从2003年10月到12月,在巴格达的阿布格莱布监狱中发生了大量针对伊拉克战俘无耻和虐待成性的犯罪行为。除了司空见惯的殴打囚犯、剥光他们的衣服并进行拍照外,这份报告还列出了大量骇人听闻的虐待手段,包括放狗扑咬囚犯、向囚犯身上泼化学液体、用针扎囚犯的伤口、用棍子对男性囚犯进行性侵犯、强奸女性囚犯、强迫囚犯强奸同狱难友等。一名曾经在萨达姆时期和美军占领下都蹲过监狱的什叶派穆斯林表示,他虽然在旧政权统治的监狱里遭到了残酷的对待,但同美国“解放者”监管的监狱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美国士兵折磨人的花样,阿拉伯人根本无从想象。
在奥巴马改变主意,决定不公布这批照片后,塔古巴少将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支持奥巴马的新决定,他说:“这些照片记录了虐待、折磨、强奸以及猥亵战俘的场景,看文字叙述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为可怕的事,相信我,照片实在惨不忍睹,不应该公开。”
(4)逼迫伊拉克战俘当众手淫。美军虐待折磨战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涉及性羞辱、性虐待,可见施虐者的人格低劣和扭曲。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4年4月28日《60分钟》节目中公布了一些驻伊美军士兵性侮辱和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美军士兵为了取乐,命令多名伊拉克囚犯脱光衣服模拟集体性交。还有一张,多名战俘被迫排成一队,当众手淫。这两种情况,都有身着军服的男女美军士兵嘴叼香烟,嘻皮笑脸在一旁欣赏;有一名美军女兵还用手近距离指着全裸的伊拉克男性囚犯的下体,刻意羞辱他。
(5)逼迫伊拉克战俘架出裸体金字塔。CBS公布的照片中有几张是伊拉克战俘被剥光衣服,四肢弯曲扒着,一层一层堆作金字塔状,身着军服的几个男女美军在战俘裸体金字塔的前后,得意洋洋竖起大拇指摆姿势留念。
(6)军医协助虐囚。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2004年8月19日刊登了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史蒂文•迈尔斯(Steven Miles)教授的一篇文章,揭露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军医和护士完全清楚战俘被折磨和虐待羞辱的状况,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向上级报告,还通过毁掉医疗记录和出具虚假死亡证明的方法,掩盖囚犯被虐待致死的真相。
迈尔斯的这篇文章并非空穴来风,是根据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证人陈述、阿布格莱布监狱囚犯和看守士兵的宣誓证词、医学症状以及媒体报道等资料撰写而成。其中有一个伊拉克将军被俘后折磨致死的案例。2003年11月,美军审讯者用电线把伊拉克战俘穆胡什(Mowhoush)将军捆绑起来,头朝里推入一个睡袋,然后坐在他的胸口上,并且用手堵住他的嘴。结果穆胡什窒息死亡。然而,阿布格莱布监狱军医抢救无效后,居然出具一份穆胡什死于自然原因的证书。
这个案子,美军审讯者是刘易斯•韦尔舒费尔。本来他一点都不用担心,有上级和军医为其打掩护,可不巧虐囚丑闻大爆发后,这件事也抖了出来。一个军事法庭装模作样宣判他犯了过失杀人和玩忽职守两项罪,象征性判处他罚款6,000美元以及60天内不得离开工作场所和军营。至于军医开具虚假死亡证书掩盖虐囚致死,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从未受到追究。
迈尔斯教授的文章中还引用了证人亲眼所见的其他实例。有一名囚犯被打得昏死过去,失去了知觉,医生想方设法地将他弄醒,然后任凭看守继续滥施暴力。还有另外两名犯人称,医生甚至让从未接受过任何医护训练的看守给囚犯缝合伤口。一些美军士兵的证词也证实了这些残忍行径。此外,医生经常将非正常死亡的囚犯,写成由于心脏病或其他自然因素死亡。
上文谈到在军事法庭作证军犬咬战俘的伊万•弗雷德里克,是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美军宪兵(即监狱看守),他在伊拉克执勤时写的日记有这样一个情节:
士兵们把两个担架重合放在地上,将裸体囚犯塞在中间,然后当沙发坐。这天新来一个伊拉克战俘,还没有问名字编制囚犯号码,就被他们坐(压)死了。第二天军医来了,装模作样将一根静脉管插在尸体的手臂上,为的是制造该囚犯在医院时仍然活着的假象。
四、美军高层教唆纵容士兵虐待战俘
阿布格莱布监狱的美军虐俘丑闻曝光后,迅速形成轩然大波,显示了数码照片作为媒介的威力。CBS电视网2004年4月28日率先公布了一批虐俘照片,但是没有透露照片来源,一般认为是看守战俘的美军士兵拍了取乐,然后卖给媒体。
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认为,虐囚事件的罪魁祸首是数码相机。2004年5月7日,他在参院就虐囚事件举行的听证会上说:“在现在信息时代,人们带着数码相机跑来跑去,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就这样产生了,传给了媒体。”
他又说:“如果这里有什么错误的话,那是我的错,(在知道存在大量虐俘照片后)我应该意识到这几百张照片最终会不可阻挡地流传到大众手里,造成对美军的破坏。”
据2004年5月7日CNN报道,拉姆斯菲尔德在国会作证时还表示,真正的问题是照片被泄露给了媒体。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这些言论,真实反映了美国军方的观点,即“真正的问题”不是作为签约国的美国,严重违反了人道对待战俘的日内瓦协议,不是伊拉克战俘遭到惨无人道的折磨、性侵和羞辱,有些甚至被虐待致死;“真正的问题”是数码相机,是照片!
所以毫无意外,拉姆斯菲尔德出席了国会听证会后,于5月下旬发布了一道命令,禁止在伊拉克美军基地的设施内使用相机、摄像机、带有相机和摄像机功能的手机。
拉姆斯菲尔德在国会听证会上誓言,要严办虐囚责任者。后来有十多个虐囚士兵在军事法庭遭起诉,不过基本上都像刘易斯•韦尔舒费尔案一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韦尔舒费尔把一个伊拉克将军战俘活活闷死,被起诉谋杀罪,而判决结果是过失杀人,罚6,000美元了事。
在军官领导责任方面,没有一个人受到处分。虐囚高峰期间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的最高主管詹妮丝•卡尔平斯基(Janis Karpinski)准将,事发后调离岗位。2005年5月,她被降低军衔一级,从准将降为大校,但没有把降级归因于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事件。据军方消息透露,她升准将前不久在一个民航机场偷化妆品被逮捕,但申报晋职时没有按规定披露这个事件,属于欺骗获晋升,所以现在降回大校。可卡尔平斯基还是大声喊冤。她相信由于军方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必须找一名高级军官为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负责,就把她抛出来当替罪羊,而实际应该负责的是伊拉克战场最高指挥官里卡多•桑切斯(Ricardo Sanchez)中将,因为桑切斯亲口指示她,对待关押者就要像对待狗一样。
至于被审判的士兵,在法庭上个个喊冤。他们说虐待战俘的种种行为都是受到上级的指使,事后还得到口头表扬:“干得好!”
在虐囚事件上,士兵和军官各说各的话。士兵称他们是奉令行事;军官及军方高层说这是士兵的个人行为,他们不知情。世界各国主流媒体和国际组织,包括国际红十字会,都认为士兵的说法比较可信,美军虐囚是系统性的行为。
最明显的证据,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的方法,大多数由关塔那摩监狱美军传授过来。2001年美军侵占阿富汗后,关塔那摩监狱开始关押阿富汗战俘,而阿布格莱布监狱是在2003年伊战打响后才开始关押战俘。虽然关塔那摩监狱虐囚行为还早两年,但因为没有照片(或者是照片没有流传出来),因此反而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爆发后才引起人们注意。美国军方随后调查了3年,证明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行为,比阿布格莱布监狱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老资格政治家、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见解确实非同凡响,“真正的问题”是数码相机,是照片!
而被军事法庭起诉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者,都是在照片中露了脸的士兵,反观关塔那摩监狱,没有一个虐囚士兵受到起诉,这说明军方真正要惩罚的不是虐囚行为,而是自作主张的拍照行为。
美国军方要通过虐待羞辱战俘击垮敌方的战斗意志和获取情报,低素质的美军士兵要通过虐待羞辱战俘取乐和发泄精神变态,两厢各取所需,所以一拍即合。
五、凌辱新兵是美军传统
美军众人集体凌辱一个士兵,特别是新兵,算不上新闻,电视和电影里时不时会看到这种场景,只是近期接连有两位华裔美军士兵,在阿富汗不堪虐辱举枪自尽的事件浮出水面,使美军的内部凌辱行为一时成为新闻话题,受到公众,特别是华人的关注。军方迫于舆论压力,通过军事法庭玩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惯用把戏,把这两起美军士兵受凌辱致死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廖梓源(Harry Lew)是加州居民,19岁参军,2010年11月派赴阿富汗。2011年4月2日,他被发现站岗时打瞌睡,当晚约翰斯中士带领两个一等兵,对廖梓源拳打脚踢三个多小时,极尽人身侮辱,命令他扛着一袋沙在兵营里转圈子,还将沙子倒在他脸上,塞进他嘴里。凌辱停止后20分钟,廖梓源用自动步枪结束了21岁的年轻生命。自杀时,他是一等兵,入伍18个月,到阿富汗执勤才4个月。
在军事法庭上,法官迈克尔•理查森(Michael Richardson)上校不准检察官将廖梓源的自杀同凌辱行为联系在一起,结果3个被告中,只有对廖梓源肢体伤害最野蛮残暴的一等兵雅各布•雅各比(Jacob Jacoby)被判处30天监禁,约翰斯中士和另一个一等兵无罪开释,全身而退。
陈宇晖(Danny Chen)是纽约市居民,入伍后在佐治亚州本宁堡军事基地受训4个月,于2011年8月13日派往阿富汗战场,7个星期后死亡,但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被自己人凌虐致死。
陈宇晖到阿富汗报到后,是所在单元最年轻、级别最低的新兵(三等兵),立刻成为上司和同单元其他士兵的虐待对象,而且天天如此,直到他自杀。他被要求负重在碎石上爬行,而长官看着其他士兵投石头砸他的背部;他被迫嘴里含着水做俯卧撑,不准将含的水吞下或吐出;他被命令坐在椅子上,然后其他士兵用脚猛烈踢打他的膝盖。这些人不光肢体虐待陈宇晖,还在语言上极尽侮辱和骚扰,从不好好称呼他的名字,而是使用含有种族歧视字眼以及嘲弄的语调将他呼来唤去。
在自杀前一星期,一个中士将陈宇晖从床上拖下,在碎石上拖行50码,造成他背部割伤。连长目睹这个野蛮的行为,却没有任何表示。
2011年10月3日早上7点半,陈宇晖去警戒塔站岗忘了带头盔和足够的水,他的上司命令他回营房拿,在返回警戒塔途中他被迫在碎石上爬行100米,忍受其他士兵向他投掷石头。第一轮虐待惩罚过后,他到了警戒塔下,第二轮羞辱虐待接踵而至,他的上司抓着他的防弹衣,把他从地上沿着台阶拖进警戒塔。他约8点开始在警戒塔执勤,当另一执勤士兵离开,剩下他一个人时,11点13分,一声枪响,陈宇晖结束了自己19岁的生命。
陈宇晖不堪凌虐自杀后,共有8个军人被军事法庭起诉,其中1个中尉(连长),2个上士,3个中士,2个下士。审判结果,只有3人被判监禁:一个中士判了10个月,另一个中士判30天,还有一个下士判6个月。
有必要着重指出,这两个案子中所有获判监禁的4名士兵,没有一人遭军队除名,他们监禁期结束后将返回部队继续当兵。一方面,这说明美军不重视军内霸凌(bully)现象,不在乎地痞流氓人物归队。另一方面,也揭示由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美军兵源紧缺的窘态,部队不愿放弃有经验的老兵。
读一下帕姆中心(Palm Center)提供的资料,就更易于明白美军士兵为什么会虐囚、霸凌盛行成风。
帕姆中心是加州大学的一个思想库,它在2007年根据出版信息自由法案从五角大楼获得的资料中发现,被定罪的重罪犯参军人数,过去两年几乎翻了一倍,2004年是824人,2006年上升到到1,605人。这三年间,共有4,230名被定罪的重罪犯招募入伍,其中包括犯有强奸和谋杀罪的人。除此之外,在这期间签署了入伍合同的士兵中,43,977人至少犯有一次严重行为不端被法庭定罪的记录,包括侵犯人身的暴力行为;另有58,561人存在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记录,但是所有这些人全部被发枪送到了中东。招收新兵时允许的犯罪记录包括恐怖分子罪、谋杀罪、绑架罪等等。帕姆中心主任阿龙•贝克尼(Aaron Belkin)说:“过去三年间,军方招募超过10万名社会渣滓和麻烦制造者入伍,反映了战争期间招兵工作难以满足战争需要的困境。”(资料来源:http://www。palmcenter。org/files/active/0/MPCV1N2。pdf)
六、士兵自杀死亡高于战斗死亡
廖梓源和陈宇晖都是不堪军中霸凌虐待,举枪自尽。美军此类事甚多,但军方对于士兵自杀向来违莫如深,廖梓源自杀后,家属最初得到是阵亡通知,虚报廖梓源在阿汗富作战时遇袭死亡。而廖梓源碰巧是加州国会众议员赵美心(Judy Chu)的外甥,赵美心后来发现情况蹊跷,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强烈要求军方调查廖梓源的死因。媒体也因此跟进,开始报道有关事件,最终使真相浮出水面。如果不是国会议员赵美心介入,像廖梓源遭受的这些虐辱,在军中实在是太寻常了,根本不会有调查和军事法庭这些事儿。
赵美心有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外甥死后,我从全美各地收到许多来信,他们告诉我许多类似的霸凌故事。令人更为不安的是,这些人均感到无能为力,无法与这种霸凌行为抗争。”
美联社2012年6用8日有一篇报道,透露了现役美军士兵自杀情况的严重程度。报道说:“到6月3日的今年155天里,有154个士兵自杀,几乎每天有一个士兵自杀,远高于被敌人打死的数字,大约比同期战死在阿富汗战场上的人数高出50%。”
七、虐囚、凌辱新兵、高自杀率现象是美军文化的必然
美国现代史上战争不断,但美国本土是安全的,战是在外国领土上打,而且大多数是侵略战争。打战,归根结底就是杀人,如果士兵尚有人性,又不能用保家卫国的情怀激励,他们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难免杀起人来缩手缩脚。所以美军文化的要义,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把士兵训练成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美军文化的所有细节和陪衬,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这个要义,当然是个公开的秘密,绝对不会出现在官方文件和语言中。
因此肆虐行为,在美军中得到系统性的支持和容忍。新兵入伍后要接受野蛮残酷的精神和体能强化训练,体罚、精神折磨和羞辱是训练的主体手段,这样可以将士兵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磨去,让他从容赴死,不敢违抗,服从命令犹如机器人。
而野蛮残酷训练的更重要目的,是把士兵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冷血动物。看到有许多美军士兵表示,从直升机上向地面的人扫射和扔炸弹,就像玩游戏机。连在阿富汗服役过的英国哈里王子也如是说。当然哈里王子服役的是英国空军,不过英国是美国的跟屁虫,这两国的军队文化差不多。英国记者马特•肯纳德(Matt Kennard)撰写的书《不规则的军队:美军如何招募新纳粹分子、黑帮团伙成员和各种罪犯参加反恐战争》,其中谈到两个帮派成员从伊拉克服役回国后,因一件美国发生的谋杀案被逮捕,他们向调查人员说出在伊拉克服役期间,从直升机上用机枪随机扫射平民取乐的事,结果却没有人追究他们这种骇人听闻的罪行。
在践踏人的尊严,蔑视人性,漠视生命的野蛮军队文化训导下,士兵虐囚、霸凌、滥杀、乃至自杀,都是这种文化的副产品,而被这种文化搞疯了的大兵滥杀无辜是破坏性最大的行为。
2012年3月11日凌晨,驻扎在阿富汗一个美军基地的陆军上士罗伯特•贝尔斯(Robert Bales)从营地出来,闯入附近一个村庄,开枪打死16个村民,包括9名孩童,另外还开枪击伤6人。
疯狂的滥杀行为不仅向外发泄,对内也会发生。2009年5月11日下午2点左右,陆军中士约翰•罗舒(John Russell)走进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的美军“自由营”基地减压诊所,向里面的人群扫射,当场造成5名美国军人死亡,其中有一位海军司令和一位陆军少校,另有3人受伤。美军营地内的减压诊所用来帮助官兵缓解因作战或个人原因产生的各种压力,罗舒中士是这个诊所的病患,可他竟然到减压诊所用滥杀方式减压。
连专治精神病的军医也发狂。2009年11月5日下午,陆军精神科医师哈山(Nidal Malik Hasan)少校在美国德州虎德堡(Fort Hood)军事基地的士兵预备中心,向穿军服的人群开枪,打死13人,打伤32人,把营区变成杀戮战场。
士兵或军官个人发疯滥杀无辜,已经够可怕了,如果军队发疯滥杀无辜,就更可怕了。美军有没有发疯?这个我不知道。不过伊战平民死亡数字能说明一二。由于伊拉克在战争期间如同无政府状态,统计平民死于战争很困难,各种资料来源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结果。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现在列出在此期间主流媒体和国际组织做出的一些统计结果。美联社统计,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伊拉克平民因战争死亡110,600人。主流媒体转刊的美国政府机密文件透露,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109,032名伊拉克人因战争失去生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1月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有151,000名伊拉克人在战争中丧生。英国知名新闻媒体《卫报》2007年9月15日报道,超过1百20万的伊拉克人在开战以来因各种冲突丧生。由此看来,伊战平民死亡人数最保守最低的统计也超过11万,高的则超过了100万。而平民负伤和流离失所的数字,只能说不计其数了。
美军蔑视人性,漠视生命,容忍肆虐的军队文化,也让社会渣滓趋之若鹜。军方2004年到2006年将10多万名有犯罪记录的人送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他们并非被枪顶着参军,然后押送上前线。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入伍,而且想方设法隐瞒或淡化犯罪记录。其中很多人是变态狂,性格暴戾,甚至是杀人狂,巴不得早些派遣中东,通过侵略战争到“蛮夷”去大展身手,尽情感受打人和杀人不受惩罚的快感。10多万罪犯或前科罪犯,是很大的一个群体,在美军文化氛围里他们如鱼得水,那么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基地发生虐囚、霸凌、美军女兵害怕遭战友性侵更甚于敌人的袭击,等等不一而足,实在也算不了什么新闻。
有必要指出,美军这种野蛮的军队文化,植根于美国侵略好战文化形成的国民性。克里斯•凯尔(Chris Kyle)是美国德州居民,曾参加伊拉克战争。不管怎么说,杀人总不应该是愉快的经历,还是少谈为好吧?然而凯尔2009年退役后,高调写了一本书,名为《美军历史上最要命狙击手的自传》,夸耀在伊拉克服役期间狙杀255人(其中160人经美国国防部证实),打破了记录,是美国历史上最要命的狙击手。伊战是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遭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反对,在伊拉克杀人多,实在没啥光荣,可他的书一上市,很快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而且这本书的买气经年不衰。美国民众崇尚侵略文化,以强凌弱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可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美国最要命最伟大的远距离冷枪手,却在家乡一个靶场上,被人近距离打冷枪要了命。更讽刺的是,凯尔是伊战退伍军人,自由拥枪权的狂热信徒,反对政府管制枪支的积极活动家,结果他亲尝放任枪支不受管制的苦果,在枪口下死于非命,而开枪击毙他的人也是伊战退伍军人,可以说和他是战友关系。
八、经过美军文化训导的退役军人后遗症严重
美军士兵退役后,残忍的战争生活和军队野蛮文化造成的心理创伤与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
美国研究最多的退伍军人后遗症,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这是指一种由外部刺激和压力引发的心理状态失调,是心理疾病,往往需要很长的康复期,甚至难以治愈。PTSD的主要症状包括恶梦连连、性格大变、情感麻木、失眠、失忆、易怒、过度警觉和易受惊吓。
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退伍军人事务部,2012年12月发布了一份统计报告,披露2001年10月到2012年6月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退役的军人中,已确诊的PTSD患者约24万名,即将近30%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退伍老兵患有这种心理疾病。那个放冷枪打死美国最要命狙击手的伊战退伍军人,就是一名PTSD患者。由于很多人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不是在心理创伤发生后即出现,而是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退役老兵PTSD病患人数预期还会增长。
据退伍军人事务部的资料,第一次海湾战争(沙漠风暴)的退役军人,约10%患有PTSD。老布什总统在1991年1月发动称为“沙漠风暴”的攻打伊拉克战争,只进行了42天。美军第一天用导弹摧毁了伊拉克所有雷达基地、防空力量以及空军,然后出动飞机通行无阻地轰炸了40天,最后两天才派出地面部队长驱直入,没有遭遇伊拉克军队的抵抗。“沙漠风暴”从开始到结束,美军仅148人阵亡;美国大兵没有同敌人近距离交手的机会,只觉得不过瘾,根本没有战争的恐惧感。然而,投入“沙漠风暴”的50万美军中,仍然有高达10%的士兵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可见这个疾病不仅仅同战争环境有关,野蛮残忍的美军文化也是重要致病因素。
美军退伍军人自杀率高也是当兵的后遗症。退伍军人事务部2013年2月1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平均每天有22个退伍军人自杀身亡,相当于65分钟就有一人。报告没有给出退役军人自杀率的具体数值,但是承认高于普通民众。而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9年2月11日报道,美军退役军人自杀率是没当过兵的2.2倍。退伍军人事务部无法解释老兵自杀率高的原因,不过他们设立了一个防止退伍军人自杀办公室,可见这个问题十分突出,需要政府格外重视。
自杀是悲伤的事,是个人悲剧,但没有危害社会。滥杀无辜就不同了,是剥夺别人的生命。近些年来,美国社会发生越来越多的滥杀无辜事件。发生在校园内的,凶手大多是年轻学生,一般没含政治动机;而发生在校园外的,凶手很多是退伍军人,他们滥杀无辜的行为,往往含有反政府意识,这可能是美国政府始料所不及。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第一次海湾战争退役军人蒂莫西•麦克维制造的爆炸案。1995年4月19日上午,麦克维驾驶一辆装有数千磅炸药的小卡车,停在奥克拉荷马城联邦政府办公大楼的外墙边,然后利用自己设计的定时器引爆,造成168人死亡,800多人受伤,一幢9层办公大楼被炸毁。被捕后,麦克维说他的反政府意识是在参加海湾战争期间形成,在这之前他是军队中的模范士兵,还积极争取进入拔尖的美国特种部队。
美国退役军人自杀和滥杀无辜现象,虽然是个别人的行为,但这些退役军人把生命视若草芥,同把人训练成杀人机器的美军文化有内在关联。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