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历史在这里沉思——写在苏共“八•一九”事件23周年之际

作者:梁雨 来源:江南app网址

弹指一挥间,距离1991年苏共“八·一九”事件已过去整整二十又三个年头了!23年,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可以长成壮硕的小伙子或出落成漂亮的姑娘;一个民族国家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旧貌换新颜!23年,沧海可以变桑田!是时候了,停一停疾驰的脚步,等一等被落下的灵魂,想一想未来的方向!

瞬间即永恒!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从来不曾为谁短暂驻足!历史又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开放空间,只要是过去发生的大事件就有一席之地!有识者说,人文底蕴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个人如此,民族亦如此!为了不与厚重的人文景观擦肩而过,珍视过去,妥善地整理和总结过去就日益成为当务之急。选择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回眸凝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试着透过重重迷雾,在历史的沉淀、比较和鉴别中获取前进的精神力量,也许不是一种徒劳的探索吧!
一部苏共的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终于没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力……遥想当年,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响,向全世界宣告了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历史从此迈入新纪元,时代变了!曾几何时,领风气之先的是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苏共,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唯其马首是瞻、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也是苏共。苏共以其任何其它无产阶级政党都无法取代的历史地位被尊称为老大哥,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样板被顶礼膜拜、纷纷效仿……忆往昔,苏共高歌猛进地奔跑在社会主义的阳关大道上,走过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满载着光荣与梦想的道路。而历史又是何其吊诡、何其残酷?也许苏共的喜悦和自豪之情还挂在眼角眉梢未曾散去,转瞬间却又滑向了一条布满荆棘的由极盛而极衰,终至一蹶不振失去执政地位的不归路……
历史总是让人始料未及、猝不及防而又唏嘘不已!在扼腕叹息之余,又总是让人不自觉地思考点什么。为什么苏共会遭此巨变,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为什么曾经倍受人民拥护的党会被人民群众弃若敝 ?苏共的强大是幻象亦或只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为什么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傾的政治强人出现?这一连串的问题该怎么回答,辩证唯物主义教诲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历史地、逻辑地、全面地、综合地考察那一时期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苏共是自己的掘墓人!追根溯源,是由于前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民主严重缺位的党建模式,使得苏共内部弊端频仍、积重难返,从而为深刻的党内危机埋下了种子;官僚主义盛行,腐化堕落屡禁不止,苏共蜕化为特权阶层,苏共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愈发有隔阂……苏共自身形成了改革为大势所趋,改革势在必行的共识,适时地祭起了改革的大旗。但是,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苏共又犯了一系列原则性的致命错误。比如:长时期僵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落后于实际,理论解释现实乏力,导致了苏共党员中普遍地出现了思想破产、信仰滑坡;监督机制缺位、不完善和不作为又给种种为群众所深恶痛嫉的丑恶现象留下了大量空子可钻,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痼疾梦魇一般如影随形……这些错误和漏洞给苏共自身以毁灭性的打击,也给反对派留下了攻击执政党的口实。于是,在内忧外患面前,原本就垂垂老矣且又病入膏肓的苏共,原本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苏共,终于土甭瓦解、分崩离析了!苏共悲剧性地谢幕了,以失败者的形象落寞地退出了前苏联执政的舞台……
对待苏共历史的态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政党的成熟程度!苏共尽管失败了,却丝毫不能抹杀它曾经取得的成功,更不意味着它就全无是处,一无所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批判、有扬弃!众所周知,中共与苏共在思想上同宗,奉马克思主义为真理。在理论上,中共最早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是加入了俄国经验,有着俄共自己参悟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中共和苏共一样都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苏共比中共早诞生23年,比中共早执政32年,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这一切使得中共在党的建设、发展道路等领域受苏共的影响极大。毋庸置疑,苏共在党的建设、治国理政等方面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过极为沉重的教训。面对这样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能够给今天的中共以警醒。“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盛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如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持以史为鉴,认真总结苏共的兴衰史,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正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反思苏共垮台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道路也许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当下,我们的国家正借改革之东风扬帆远航,路途尚漫漫,求索须不止!
2014年8月19日
写于首都图书馆

(首发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



//www.pegstown.com/wzzx/xxhq/oz/2014-08-19/2761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