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大国博弈不休,乌克兰“溃疡”不止

作者:冯玉军 来源:环球时报

  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签署的协议墨迹未干,议会就宣布自动解除总统职务、5月25日举行大选。尽管亚努科维奇仍表示自己是合法民选总统,不会让位,但事实上他已无法对国家政治局势产生实质性影响。

  乌克兰乱局已近两月,再次体现了国家的命运多舛。乌克兰曾一度是古代罗斯文明的中心,是基辅罗斯的起源地。13世纪,乌克兰大部被蒙古鞑靼人占领,但加利西亚和沃伦这两个位于古罗斯西南部的公国却保住了独立,故被称“乌克兰”(意为边界之地)。14-16世纪,立陶宛占领了基辅周围和沃伦公国大部,波兰取得了加利西亚和沃伦公国西部。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合并,于是乌克兰便处于波兰统治之下,受波兰影响很深。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农民军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为摆脱波兰统治,提出与俄罗斯合并要求。俄乌双方签订“佩利亚斯拉夫条约”,实现了两国合并。之后,伴随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乌克兰部分地区的归属又多次演变。

  上述变动给乌克兰带来的是宗教、文化甚至不同地区民众心理的高度复杂化。乌克兰东部居民多讲俄语,信奉东正教,心理上与俄罗斯更加亲近;西部居民则多讲乌克兰语,信奉天主教,与波兰和欧洲有更多认同。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以来,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势力加紧争夺经济资源和政治权力,但并未采取切实措施弥合社会的政治分野、文化分野,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家认同并制定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乌克兰内乱不止的最重要内因。

  与此同时,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也成为撕裂乌克兰社会的重要诱因。

  乌克兰是欧洲大国,地缘战略价值极其重要。对于俄罗斯来说,基辅是其文明发祥地,乌克兰是其实现大国复兴的战略支点。普京总统复任后,加速推进以俄为核心的欧亚一体化建设,而乌克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俄美战略力量对比迅速失衡、俄欧政治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乌的西倾将是俄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去年底俄以购买150亿美元乌欧洲债券和大幅降低对乌天然气出口价格为砝码,成功换取乌暂时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在乌国内冲突爆发后,俄一直慎重行事,避免直接卷入。

  美欧也异常看重乌克兰的战略价值。布热津斯基曾直言,“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的重要地带……没有乌克兰,俄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其地缘战略选择将受到极大限制。”随着去年以来俄经济形势恶化,美欧以为“如今的俄经济弱小、落后、贫穷,已不可能进行境外干预”,因而更加有恃无恐地干涉乌国内事务。近来,美欧高官频繁飞赴基辅,一面向乌政府施压,一面为反对派打气。拜登多次致电亚努科维奇总统,称乌政府如对反对派施以强力,美将对乌严厉制裁。美助理国务卿在与美驻乌大使通话时,甚至直接插手乌未来新政府组成。

  当前,乌克兰局势尚处于风口浪尖。在西方支持下的反对派赢得上半场胜利,下一步局势发展要看乌克兰东部地区和俄罗斯如何作为。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国内各派的政治分歧难以轻易弥合,大国围绕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博弈不会停歇。乌克兰,这个美丽国度的“溃疡”短期很难愈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www.pegstown.com/wzzx/xxhq/oz/2014-02-26/2498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