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利矿难的思考
★郭松民
智利对圣何塞铜矿被困矿工堪称完美的成功救援,使得全球的媒体把这次矿难当成了一次盛大的嘉年华:获救矿工获得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政治人物面对镜头拭泪,矿工妻子穿上性感内衣等待丈夫回家,情人出来要求分享救济金……,主角、配角、花絮、大团圆的结局等,一出喜剧所要求的要素全部都具备了。我们经常抨击国内习惯于把丧失当喜事办,但现在看来,全世界都好这一口。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智利的这次救援行动,在组织上是得力的,技术上是恰当的,被困矿工也表现出了乐观精神、专业素养甚至明星气质,但矿难就是矿难,绝不应该因为被困矿工全部获救就变成喜剧。事实上,这33名矿工之所以能够获救,在很大程度上纯粹是一种偶然——当塌方发生时,他们刚好在应急避难所吃午餐。这一巧合奠定了此后成功救援的全部基础。此外,拥有这一矿井的圣史蒂芬第一矿井公司因为这次轰动世界的矿难而破产,其他矿工将因此而失业,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次生灾难”。
有报道称,圣史蒂芬第一矿井公司曾多次忽视安全方面的警告,并曾因违反安全规定而受到过罚款,但奇怪的是,智利政府在隐患并没有真正消除的情况下,仍然允许矿井重新开始生产。根据智利政府公布的数字,自2000年以来,智利矿业发生的各类事故每年平均造成34人死亡,2008年矿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曾高达43人。在圣史蒂芬第一矿井公司所属的矿井里,过去6年有3人死于矿难,但有150多人据信在事故中受伤。显然,这次矿难并非偶然,只不过是系列矿难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透过这次全球直播的矿难营救所营造的华丽氛围,我们不难看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两个普遍困境:
一是迅速扩大的贫富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的《2005年全球发展指数》报告,智利在全球124个国家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非常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基尼系数为5.71,列全球第十二位,在拉美地区仅强于巴西、乌拉圭和哥伦比亚,且近年来贫富差距呈逐年恶化的趋势。目前智利10%最为贫穷的人口仅占1.2%的社会财富,而10%最富有的人口却占有了47%的社会财富。正是因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才使得许多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从事采矿这种“遇难者多于生还者”的职业;
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依附性地位。智利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智利民众并没有从智利的铜矿中获得多少利益。自1915年炼出第一根铜棒以来,智利大部分铜矿都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1970年阿连德总统义无返顾地将铜矿收归国有,但自己却在随后发生的军事政变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来智利政府用赎买的方式控制了四大铜矿,但近年来,在引进外资的口号下,外国资本又卷土重来,重新获得许多铜矿的控制权。
矿工获救了,但智利并不会因此就此摆脱《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所描绘的“因为富有资源而贫困”的命运,如何使智利以及和智利处境类似的发展中国家获得拯救,摆脱“输血型”依附性地位,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