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难题:怎么向不要脸的华尔街输入“道德的血液”
云淡水暖
金融风暴因华尔街无度的投机而起,华尔街的投机家们利用美国政府的“市场化”解决民众住房思路,设计出一套完全依靠贷款支撑的“次级房贷”系统,“次级房贷”的特征是流浪汉也可以“申请”房贷,至少有两个市场效应,一来,“带旺”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及其相关行业;二来,“带旺”了金融市场,华尔街的投机家们恐怕心知肚明,这些垃圾贷款回收的风险极大。但是,他们有转移风险的“妙计”,就是把这些垃圾房贷的所谓“未来高收益”打包成为证券出售,比如大名鼎鼎的华尔街玩家房利美、房地美、美林投资等。这种层层转嫁风险的设计,确乎很不要脸,中国更是这种不要脸的金融游戏的被骗者之一,中国是美国证券的最大持有者,有观点认为,如果是2006年之后持有的美国证券,极有可能包含大量的次贷证券。
次贷泡泡被吹破之后,事实上世界各国已经被这种美元、美国金融的中心体系所挟持,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为美国华尔街的不要脸型的经营行为买单,因为不买单,各国、特别是中国手中的美元、美国债券、证券就蒸发为废纸,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6259亿美元,比9月底猛增659亿美元,刷新今年以来月度增幅的最大值。(《北京青年报》),中国获得的这些外汇(美元)购买力付出的代价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数十年的超时劳动,巨大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所以中国为美国金融危机所做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就显得特别沉重。
但是,华尔街对中国这种积极参与救市的行为的回答是很不要脸的,美国《纽约时报》12月26日刊发文章,题为【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创造出一种新理论,…问题不是美国人花钱太多,而是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储蓄太多,他们能够以低利率借钱给美国,为美国人的消费提供经济支持。…中国消费者没有花钱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把储蓄投资国外。中国资金本身来说并非坏事,这说明美国对于外国投资有吸引力。…过去10年美国的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廉价产品帮助美国遏制通胀,同时中国投资又帮助美国政府资助抵押贷款和公共债务。…政府用这些钱到伊拉克打仗,消费者利用宽松的资金购买豪华车和大房子。】
按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意思,华尔街的投机贩们的行为,是“中国消费者没有花钱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把储蓄投资国外。”造成的,这钱来得太容易,所以就能骗多少算多少,多多益善,于是拿去打伊拉克,拿去高消费。但是,伯南克先生实在是无知得可以,殊不知中国最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在“待富”的状态下,手头是很紧张的,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高昂的住房价格、高昂的医疗费、高昂的子女教育费,都需要储蓄,而中国社会的财富分配,是很不平衡的,千分之几的家庭,占有60%的金融资产,这些千分之几的家庭,已经够有“花钱的信心”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了。如果13亿中国人都“富起来”,或者说“中产”起来,那么,中国无比庞大的内需市场,恐怕美国也要叹为观止了。大多数人,没有钱或者没有足够的钱,拿什么去建立“花钱的信心”?以自己的无知,发出对中国的谬论,就是不要脸。
但是,华尔街所表现出来的不要脸,不光是对外的,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华尔街道貌岸然的“高度发达的金融文明”华丽外衣被强烈的风暴掀开,掩盖在皮袍下的一系列的不要脸行为,无可奈何地在寒风中裸奔起来,最近,比较典型的众多例子中有两个值得一提:
其一,作为华尔街金融市场兴旺发达、先进创新的象征——纳斯达克交易所,被揭发出来一个惊天内幕,纳斯达克交易所20年来实际上是一个骗子在掌握着,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Bernard Madoff)在20年间,利用“古老”的“庞氏骗局”,诈骗了500亿美元,被骗者遍及全世界,最新披露的受骗者包括国际奥委会这样的机构,包括巴黎欧莱雅集团继承人,最有象征意义的是,法国一位著名基金经理德拉维莱切特(Rene-Thierry Magon de La Villehuchet)便因被骗去毕生积蓄及愧对客户而自杀身亡。麦道夫是犹太人,犹太人被誉为“最有商业天赋”的民族,而在麦道夫的受骗名单中,有大量犹太人团体和基金被“吸干”。
其二,金融风暴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国会政客在结果反复讨价还价之后,焦头烂额之际,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其中,有3500亿被拨付给美国各家“嗷嗷待哺”的金融机构,其中,已用了2,500亿美元向银行注资,400亿美元(约3,120亿港元)用于救助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250亿美元用于救助花旗银行集团,200亿美元用于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谁知道,今日传来一个“肉包子打狗”的恶讯:接受了政府大笔救市资金的各大银行对于钱的用途和去向却要么拒绝回答,要么不清不楚。换句话说,那些本来被指望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刺激美国经济的巨额资金去向不明。…美国国会议员在愤怒之余却几乎无可奈何。因为,当初美国国会在批准救市计划时没有要求银行说明资金用途及去向。…外界普遍担心,原本应该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和美国经济的巨额资金,最终会落入华尔街金融高管们的口袋。(《广州日报》)
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显然很不要脸,明知无法兑现所谓的“投资回报”,还是利用其纳斯达克主席的身份被高度认同的便利,20年来疯狂行骗,作为犹太人,却专门“杀熟”重点骗犹太人,不熟不骗,骗的就是犹太人。
华尔街金融界接受了美国政府大笔救助金的银行家们显然很不要脸,美国金融风暴因华尔街银行家们的投机行为而起,已经被折腾到“濒临崩溃的边缘”的,政府无奈出手干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或者说用的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为美国金融业买单的钱,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却无视“国难”当头,大发“国难财”,钱一到手,就无踪无影,不知去向,怪不得一些失业的华尔街高级白领在纽约街头摆摊乞讨时,对记者抱怨他们的老板根本就毫无损失。
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约翰•斯蒂尔•戈登写过一本《伟大的博弈》,专门讲述华尔街的历史,据中国的译介者说:(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不仅提供了企业筹集资本的场所,也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工具,并且还起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将知识和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着美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美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里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看不见的手”不断修正资本市场这个巨大的博弈场的游戏规则,淘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游戏者,也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并逐步改善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
美国经济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最高境界,华尔街则是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皇冠上的“明珠”,也即是世界资本市场的最高境界。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占据主流话语平台的今天,华尔街被无数的溢美之词放大了摆在人们眼前,什么“成熟的资本市场”呀、什么“法制化的资本市场”呀、什么“完善的监管”呀,什么“商业道德”呀、什么“职业操守”呀、叽里咕噜呀。
现在看来,华尔街的“看不见的手”的游戏规则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要脸,或偷、或骗、或抢,只要能够追逐到利润,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就是“成功”的,就是“优胜劣汰”中的“优”者。不要脸在通常的意义上,就是没有道德感,由此看来,华尔街的血管里所流动着的“血液”,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活力”,从来就不遵从“有道德”的规则。但是,华尔街已经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境界了,如何向华尔街输入“道德的血液”,看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或者,就是因为缺乏“道德的血液”,才长大了今日的华尔街?
谁能解决这个难题,应该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还要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