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阿以奉行双重标准是其中东战略的致命伤
刘宝莱
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将中东地区视为其“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历届总统牢牢掌控该地区事务,甚至在美苏争霸年代也当仁不让。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巨变,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在中东,更加肆无忌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到处皆为美国的影子,可谓“无美难成事”。美国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自己已坐在火山口上。
面对最近中东地区发生的动荡局势,美处境被动、尴尬,颇显力不从心,似难再现昔日之霸气。这充分说明美国掌控该地区事务的能力下降。究其原因,美国的中东战略出了大问题。对此,美欧等西方国家朝野和媒体均在反思。笔者认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的最大失误是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奉行双重标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既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也有违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起码的公平、公正和道义。鉴于此,美国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自己带来了不愿看到的严重后果,其中主要有:
第一,美国的横行成为引发该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中东地区广大民众反美、仇美情绪高涨,正丧失对美的信任。“当美国和欧洲人认为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克制和合作时,阿拉伯人却觉得丧失了尊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前不久,埃及开罗街头的抗议者曾高呼反对美以的口号。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阿以事务特别助理罗伯特、马利等题为《阿拉伯世界复兴于穆巴拉克下台后的埃及》的文章称,对美国来说,民众起义暴露出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充当西方应声虫的阿拉伯领导人这一策略是错误的。这种策略只会令这些政府丧失名誉,对华盛顿则毫无裨益。美国给穆巴拉克政府的支持越多,损失的埃及民心就越大。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已经领会到:在危急时刻,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以及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通通挽救不了自己。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凡同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其政局大都较为动荡。
值得提及的是,在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同意了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前往叙利亚,以示同美以拉开距离。3月5日,法新社突尼斯报道埃及外长盖特接受突《日报》采访称,埃美关系“从未稳定过”。他认为,未来的两国关系“将处于平等的地位”。
第二,反恐扩大化,越反越恐。美国对以色列镇压巴勒斯坦示威民众和武装力量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而视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等伊斯兰势力为恐怖组织,急欲除之而后快;美借反恐,分别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至今仍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小布什政府曾一度将反恐同伊斯兰教挂钩,激起了伊斯兰世界的公愤。奥巴马执政后,虽一再表示美国不会同伊斯兰开战,但当前美的反恐战争毕竟仍在伊斯兰土地上进行,天天都有穆斯林丧生,令人发指。
第三,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心碎。巴勒斯坦问题乃中东问题之核心,已成为拖延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的老大难问题。巴以和谈,几经周折,反反复复,毫无实质性进展。迄今,双方和谈已经搁浅。以色列当局仍持强硬立场,拒不执行领土换和平协议。这主要有美国撑腰。美国人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助长了以的嚣张气焰。美视以为天然盟友,予以全力支持。在联合国,凡涉及到以利益的多项反以议案中,美国基本上都投反对票,甚至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在巴以问题上,美尚未向以充分施压。对此,阿拉伯人怎能不恨美国人。
第四,催生了伊朗的“崛起”。美国打掉了伊朗的两个宿敌,伊拉克、阿富汗,使伊朗赢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现伊朗综合国力大增,势力坐大,敢于对美说不,并同叙利亚、伊拉克什叶派、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结成反美统一阵线。在中东地区,作为地区大国的伊朗,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地区的动荡,忙坏了美以,乐坏了伊朗。伊朗大大减轻了来自美以的压力,并有助于其改善同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以色列欲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图谋将化为泡影。难怪伊朗人对穆巴拉克下台如此兴高采烈,伊朗或许是这场动荡中的最大赢家。
第五,从此次动荡中,阿拉伯各国政府吸取了教训,正积极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扩大民主,惩治腐败,并适当同美拉开距离,以保持相对独立的形象,进而缓解来自广大民众的反美压力。
该地区局势尚存诸多变数,随着事态深化,将越来越证实美国中东战略的失利,或许美国将成为这场动荡中的最大输家。
面对当前中东的动荡局势,美国忐忑不安,深感忧虑,共和党一再发难,猛烈抨击奥巴马总统的中东政策。为了稳住中东,继续主导该地区事务,奥巴马政府开始着手调整其中东政策。目前看来,已初露端倪,主要有如下举措:
第一,打造埃及“民主过渡”样板,以促其他国家仿效。埃及巨变之初,美国颇感突然。但美很快将埃及政局的发展纳入其设计的路线图之中,其中包括埃军事集团接管政权、穆巴拉克下台、政府改组、修宪、全民公决乃至总统选举……3月15日,《美联社开罗》报道,作为首次出访“新埃及”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天呼吁埃及人完成他们“未竟而又脆弱的民主过渡”,使之“成为阿拉伯全面民主的典范”,“确保其和平革命取得成功”。她说,该国通往选举和更大范围自由的道路将是艰巨的,但美国会提供帮助。美联社认为,美国把埃及视为整个中东地区改革的先头部队,急于阻止利比亚、巴林、也门或其他国家的事态打断埃及的改革。3月19日,埃及就修宪进行全民公投。3月2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撰文称,据20日公布的最终结果显示,77.2%的选民支持修宪,这“为议会和总统选举在数月内举行铺平了道路”。
据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现正积极策划也门、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的军方接管政权,按埃及模式,迫其总统下台,进而实现“民主过渡”。目前,也门总统萨利赫已难以为继。美正寻找代理人,既能像埃及那样,控制局势,又能打击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另外,苏丹南方通过公投赢得独立,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大胜利。
第二,军事打击利比亚,以图推翻卡扎菲政权。美一手策划捣卡行动,先是推动阿盟、法英发难,促成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又幕后指挥让法国打头阵,实施对利空中军事打击,不日将在利设禁飞区的指挥权交由北约执行,以此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将欧洲推向前台、避免自身陷入泥潭,又搞垮卡政权。更为严重的是,美欲以此道,武力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特别是对叙利亚、伊朗、苏丹予以警示作用。
第三,默认巴林“维稳”模式。自2月14日,巴林局势动荡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往访以示支持。与此同时,对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半岛之盾部队开进巴林、并同巴军警驱散示威者的举动,美国视而不见。3月18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发表题为《为什么美国支持对利比亚而非巴林和也门动武?》一文指出,美中东政策将“私利”摆在首位,因为“巴林和也门是美国的盟国”。
第四,为沙特等君主制国家“支招”,推动其进行政治改革、开放民主,改善民生,以缓解来自地区动荡的冲击波。近来,各国大都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尤其是改善民生。比如,2月23日,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由美国回国的当日,即宣布向沙《发展基金》注资400亿里亚尔(约合107亿美元),用于帮助公民买房、成家和创业,并为政府职工增加15%的生活补贴和向青年提供一年的失业救助。3月18日,《路透社利雅得》报道,阿卜杜拉国王今天宣布,再向他的国民发放几十亿美元的福利并增加安全保障……法令包括增加福利、提高包括军队在内的公务人员的奖金及大规模兴建住宅。此外,科威特予以每户1000第纳尔(约合3500美元)的补贴;巴林向每户发1000第纳尔(约合3000美元)的红包。约旦政府宣布拨专款2.83亿美元,用于提高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
第五,将地区动荡引向伊朗、叙利亚、苏丹。上述三国均发生民众游行示威。美国朝野和媒体对伊朗闹事尤感兴趣,予以大肆渲染,积极煽动伊朗民众起来反对政府。最近,叙利亚南部城市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废除党禁、改善民生,并同军警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了平民伤亡。在此情况下,叙政府已宣布,释放200名政治犯、取消1963年开始实施的紧急状态法和提高民众福利待遇等。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370期,摘自2011年4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