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俄媒:西方才是信息战的老手 发起的攻击比冷战时还强

作者:记者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西方对俄罗斯尤其是普京的敌意可谓根深蒂固,一点就着。日前,美国社交网站推特关闭了数个模仿、讽刺普京及其他俄政府官员的账号,不仅立即引起西方媒体“打压言论自由”的抨击,还被拔到“俄对西方发动信息战”的高度。

事实上,比起西方,俄罗斯对信息战的担忧一点也不少。在它们看来,西方正是信息战的真正老手,俄方则是西方信息战的受害者。从充斥西方媒体的反普京言论,到不断预言俄罗斯经济崩溃的唱衰,再到对俄境内反对势力的追捧甚至直接支持,西方通过舆论优势给俄罗斯制造了太多的麻烦。

“对俄发动的信息攻击比冷战时期还强”俄罗斯《消息报》530日的文章称,俄科学院专家丘巴利扬表示,目前西方国家对俄发起空前的信息攻击,煽动俄罗斯恐惧症,全面妖魔化俄罗斯和俄领导人。由于西方国家一直宣扬俄准备对欧洲发动军事入侵,导致许多欧洲居民有反俄情绪。普京4月份曾表示,西方针对俄政治家的信息攻击是从内部撼动俄人民团结的一种企图。

在信息战的互相指责中,“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经常成为西方的靶子,英国安全专家曾向议会提交报告,讨论其带来的威胁。对此,“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近日回应说,将俄罗斯视为威胁,这成了西方给自己的政策找借口的方便出路。举例来说,英国首相卡梅伦为了说服民众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称“普京希望看到英国退欧”。德国前国防部次长维纳认为,俄罗斯的做法与英国并无不同,“英国每年花好几亿英镑支持英国广播公司,使其成为英国影响世界舆论的工具。”美国学者吉尔伯特·多图罗称,如果今日俄罗斯干涉英国内政的说法是真的,这只不过倒映出英美政府过去15年试图在俄罗斯煽动政权更迭的做法而已。

21世纪不具备信息战实力的国家就好像20世纪没有军队的国家一样,等于没有国防,加拿大智库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刊文称,信息战已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武器,对一个国家造成的混乱、分裂和破坏甚至是传统武器所无法匹敌的。阿拉伯之春对互联网和信息战的利用达到空前高度。西方媒体说阿拉伯之春是自发之举,但此前很多年美国国务院就与谷歌等科技巨头组织信息战大军在美国希望实施政权更迭的国家实施信息领域的破坏、分裂和占领。美国国务院的信息战基本没受到抵抗,很快就控制了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和叙利亚的信息领域,就好像空军飞进了毫无防空准备的空域。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俄与西方的信息较量中,谁占上风要看在什么范围内。在国内,俄罗斯肯定能占上风,西方对俄罗斯的遏制、挤压和指责,俄罗斯民众是普遍反对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在俄领土之外,西方显然手段更多,嗓门更高,在国际舆论场上会占据压倒性优势。双方在话语权上的争斗会长时间继续。“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双方的关系肯定是磕磕碰碰,而任何磕碰都会触发舆论信息领域的较量。”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柳玉鹏 甄翔】

延伸阅读一:

5个反俄账号被关 西方媒体称俄打响最强信息战

来源: 环球网 作者: 李勇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模仿、取笑普京的账号被关引发愤怒”,英国《每日邮报》1日以此为题称,推特关闭模仿俄总统普京及俄外长拉夫罗夫等人的5个账号后,社交媒体用户义愤填膺,有人在网上发起抗议活动。同是社交媒体用户的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也对这一做法进行谴责,称被关闭的账号是最有趣的模仿账号之一

5个被关账号中,最有名的一个是@DarthPutinKGB(直译为@达斯普京克格勃,暗喻普京为《星球大战》里面的大反派达斯维斯),被关闭前有五六万粉丝。西方媒体纷纷刊登了该账号此前刊发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帖文。其中一条发于527日,也就是普京访问希腊当天的帖文假装普京的口气写道:今日抵达雅典。海关:姓名?我: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海关:Occupation(一种意思为职业,另一种意思是占领’)?我:不,这次我在这里只待2天。另一条讽刺俄罗斯在军费问题上说谎的帖文写道:俄罗斯已削减防卫开支,攻击开支保持不变。”

对于账号被封,推特公司一名发言人说:“出于隐私和安全原因,我们不就个别账户发表评论。”根据该公司相关规定,推特可以接受模仿账号,不过模仿账号需标注上“模仿”“假装”等说明词汇,避免让读者误解。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2日报道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外交部并没有要求俄信息技术与大众传媒监督局封锁这些账号。但她指出,外交部经常要求按规定对社交网络中的许多账号进行管理。监督局发言人也表示,该局与封锁这些账号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仔细看能发现这些模仿账号的“猫腻”,但若稍有疏忽,还真不太容易分辨。比如模仿普京的账号每次发帖时,前面都会显示普京本人的头像。欧洲新闻电视台此前就曾误把@苏维埃谢尔盖的账号(也在此次被封之列)当成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账号引用,受到俄外交部发言人散布虚假信息的批评。不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些被关闭的账号已于1日晚些时候得到恢复。

然而西方媒体仍然不依不饶。“普京的触角伸向网络”,《柏林日报》2日称,西方企业构建的社交媒体,被看做是少有的普京权力无法触及的地方,许多反普京人士在这里挑战俄罗斯权力最大的人。然而,现在这个西方的自由阵地正在被普京攻下。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反普京推特账号被关闭,引发人们对审查的猜疑,人们猜测克里姆林宫的粉丝和机器人审核大军一再举报这些模仿账号,导致推特将其关闭。《每日邮报》称,此前有报道显示,俄罗斯利用一支网军经营大量假冒账号,在社交媒体上从事亲俄宣传。据称他们月薪500英镑,一天工作12个小时。文章还引述“曾经当过网络水军”的布尔哈德的话称:“这支网军的大本营位于圣彼得堡的一座现代建筑内,一天24小时连续运行。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柳玉鹏 甄翔】

延伸阅读二:

外媒:普京变身网络战士 社交媒体攻势将西方置于瞄准镜下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勇等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普京的社交媒体攻势将西方置于瞄准镜下”,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的报道将事件拔到新的高度。文章称,5个素以嘲讽俄罗斯外交政策闻名的推特账号成了近期克里姆林宫和西方之间日趋喧嚣的信息战的最新牺牲品。对大多数推特用户而言,上述账号的关停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对欧洲日益焦虑的安全防卫圈子来说,这却是俄罗斯在欧洲发起的栽赃指责、恶毒信息战的最新举动。俄为实现地缘战略野心,推动西方结束制裁,正向国内外加大宣传战。北约发言人伦杰斯库称,这场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信息战的目的就是让西方公共舆论产生混淆、分歧和偏差”。

为印证指控的真实性,《金融时报》举了两个例子。在英国,俄罗斯使馆近期开始搞“英国损失了什么”的主题宣传活动,目的就是宣传英国对俄罗斯制裁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宣传活动更具敌意。德国总理默克尔已下令情报部门调查13岁的俄裔德国女孩丽莎谎称自己被移民强奸的问题。丽莎的说法在德国国内掀起怒潮,德国国内不少俄裔人士举行了愤怒示威。德国政府希望弄清莫斯科是否在背后利用社交媒体故意煽动愤怒。报道称,避免遭到俄罗斯虚假宣传影响目前已成北约各国军方和情报官员的最热话题之一,今年7月的北约峰会将讨论这一问题。北约已开始考虑反制措施,英军新设了第77旅专门应对社交网络战。

“网络,普京的新战区”,德国《世界报》称,普京喜欢展示自己的强大形象,现在他已经变身网络战士,向西方打响宣传战。克里姆林宫很清楚,社交媒体如推特和脸书,是“阿拉伯之春”的源头之一。美国“观察家”网站以“俄罗斯在信息战中获胜”为题称,俄罗斯利用媒体新方法,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是俄罗斯手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目前世界上有7亿人收看该台的节目,甚至在美国也颇为流行。

“西方的担忧反映了它们对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敌意。”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西方长期以来占据话语主动权,拥有强大的舆论攻势,它们对于任何敢于挑战其话语霸权的行动都会强烈打压。特别是从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西方事实上已经把俄罗斯重新放回到战略对手的位置上。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柳玉鹏 甄翔】

延伸阅读三:

南都网:揭秘“今日俄罗斯”:俄罗斯针对西方展开信息战的主要武器

时间刚过228日的午夜,地点是RT在莫斯科的工作室,RT是俄罗斯政府资助的世界新闻电视网络,它是Russia Today的简称,即今日俄罗斯

有消息传到RT:在红场附近发生了一桩政治谋杀,死者是鲍里斯·涅姆佐夫,俄罗斯反对派的代表性人物、普京的坚定反对者,他就在距离红场几步之遥的地方被枪杀。

几个小时后,普京的新闻发言人为RT的相关报道制定好口径。迪米特里·佩斯科夫说:这是百分之百的挑衅!”言下之意很明白,即这次暗杀是俄罗斯的敌人策划的,目的不是让死者沉默,而是把罪过推到死者所反对的政权身上。

很快,这个全俄罗斯最精密的宣传机器开始了最新的马拉松式报道,使用的语言有好几种,除了俄罗斯国内的数种语言之外,还有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潜在受众超过7亿人。通过RT的宣传,节目能在100多个国家被收看到。暗杀之后的数小时,RT的主持人以及为RT效力的专家学者对暗杀给出多种评价,有的说这是反对派送给政府的一份大礼,有的说凶手是来自外国的暗杀高手,有的说这是西方政府和媒体一次美丽的宣传策划,当然主题基调是佩斯科夫所说的:这是针对俄罗斯政府的一次挑衅。

所有的报道都没有提及,就在遇难前3个星期,在一次访谈中55岁的涅姆佐夫亲口表示担心来自政府的报复,害怕自己会被杀;所有报道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几周前,涅姆佐夫表示自己正在进行关于政府支持乌克兰分裂武装、卷入乌克兰内战的秘密调查,并有意在近期于网络上公开所有调查结果;所有报道也忽略了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20多次非常类似的政治人物、律师、记者或其他公众人物的非正常死亡,与这次暗杀的相关性。

31日,在莫斯科发生5万民众参与的规模性示威,抗议涅姆佐夫的遇害,很多示威者打出政治牺牲宣传谋杀的口号,与此同时在RT频道上正在播出的是关于美国种族主义和仇外主义的一部纪录片。

无论是他的生、还是他的死,涅姆佐夫都努力在俄罗斯推进民主以及政治多元化,但他的努力总是被“阴谋论”和断章取义的说法淹没,排放出所有阴谋论和片段言论的,就是RT以及其他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媒体终端,通过这样,RT成为政府最有利的武器之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

在俄罗斯,所有不同意见者和反对派都遭受来自RT无情的空中袭击,而西方国家也遭受几乎是一边倒的信息失利,这种打击在一年前乌克兰危机恶化之后明显增加。尤其是通过RT,克宫创造了在电视网络和互联网上的另一种现实RT是全球所有新闻渠道中发布You Tube影片最多的,不用说所有影片都把西方描述成恶棍,而俄罗斯则是受害者。对于所有的反对者,无论是在莫斯科、基辅还是华盛顿,克里姆林宫的宣传机器都带来真实的、切中要害的影响,不仅在国内吸引更多支持者,而且在海外也号召了一大批支持俄罗斯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人。在英国RT已经成为收看率第四高的24小时新闻频道,甚至超过大名鼎鼎的福克斯新闻。

RT 2010年后每年预算超3亿美元

普京在2005年亲自决定成立RT ,当时的预算是每年3000万美元,但在2010年之后,预算很快就超过每年3亿美元。相比之下,在2014年到2015年,BBC世界服务集团(BBC W orldServiceG roup),其中包括电视网络、电台和在线新闻网络,一共全部预算才是3.76亿美元,其中BBC的世界新闻网络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闻共享平台。RT每年3亿美元的预算包括2500名员工的薪酬以及支付给世界各地承包方的费用,仅在华盛顿的承包商就有超过100个。大家都不用担心预算会被削减,因为普京已经通过法律禁止财政部长这么做。

一开始RT的目标就是打破盎格鲁-萨克逊人对全球信息流的垄断,到了2013年普京视察RT新建新闻中心的时候,RT在这个目标上已经走了很远。对于普京个人来说,RT项目代表了他个人和俄罗斯在数字时代的某种虚荣心,他在去年10月曾毫不掩饰地说:“RT是控制公众观念的强大武器。

在使西方国家迫于被动防守这一点上,RT的确是强大的。美国国务卿在去年4月曾谴责RT是普京的宣传号角,指其随意歪曲事实、扭曲真相、掩盖在乌克兰已发生的情况。西方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在考虑是否要加强针对RT的反击,要么就是给例如美国之音等媒体终端更多资助,要么就是创建一个俄语新闻频道,向俄罗斯本土开火。

但专家们也担心,如果陷入一场宣传战可能会危害西方媒体的诚信,因为对抗歪曲消息的唯一办法就是坚持真相,如果针对性地展开宣传战,反而让RT具有更多合法性,为普京帮忙。

RT执行总编:新闻网络有原则但不影响客观与独立

对于“克里姆林宫是否染指报道”这样的提问,RT的执行总编玛格丽塔·西蒙彦已感疲惫、不想回答,不过她承认自己管理的新闻网络要被一定的原则界定,而这些原则来自国家,确切地说,是来自政府。当然,她也强调这并不影响RT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在客观性上RT并不逊于任何西方独立媒体。她说:没有人能报道客观事实,西方媒体也不是客观的、只基于事实的新闻来源。

2002年的时候玛格丽塔还是莫斯科俄通社的一名记者,幸运地被分配到克里姆林宫,记录普京的一切公开行动。之后几年她显然证明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被普京任命成为RT的主编,当时她年仅25岁。2012年当普京宣布在任期总理4年后要再次竞选总统,玛格丽塔开始投身政治,成为普京竞选团队的成员,与此同时她还保留了在RT的职位。几年后当人们问她:如何在新闻记者和竞选助手的兼职之间避免利益冲突?”她的回答是:不知道,我已经尽力了!”

2013年玛格丽塔又被任命为普京支持成立的另一个媒体终端R ossiyaSegodnya的执行总编,该机构不断兼并俄国内有影响力的信息新闻产业,其中包括新闻频道、电台,去年11月,还收购了另一家国有新闻机构Sputnik,当时Sputnik能以12种语言提供世界新闻服务,其中包括中文、印度和土耳其语。不过和R ossiyaSegodnya相比,RT依旧是强大得多的舆论武器,是传播克里姆林宫版本世界新闻的最坚定渠道。

玛格丽塔坚决否认自己管理的新闻网络缺乏独立性,如果有人问“会不会从克里姆林宫打来电话,直接要求对某事件不要报道?”,她会露出受伤的表情说:你怎么能这么想?”但在她的办公桌上有一部老式的黄色电话,这是政府专线,是那种没有拨号盘的电话,这种电话在很多俄罗斯政府高官的办公室里存在,这是唯有玛格丽塔能接触的安全线路,她承认电话的另一头到克里姆林宫。如果政府不曾干预RT的独立性,那么这部电话为什么会存在呢?玛格丽塔的解释是:电话只是用来讨论机密。

RT的世界观中心:政治暴力背后隐藏着西方的阴谋

RT的世界观的中心就是,在今天所有政治暴力背后,都是西方的阴谋。《“9·11”事件?很可能是美国内部人干的》这是2009RT拍摄的纪录片的名字,还有《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为美国的新战争和军事法律做准备》,这是RT的英国裔脱口秀主持人丹尼尔在一期节目中的主题。

此外,RT还非常注重连串的关于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因为这类话题能轻易引发网络上的高关注率,如果统计所有在RTYouT ube频道上发布的英语视频,目前的累积浏览量已经超过14亿次,这些视频善于利用原始的暴力画面或者灾难场景吸引观众,让更多受众逐渐接受视频内涵的政治产品。

在很多西方国家,RT的新闻网络有一群忠诚的粉丝,有的来自左翼,有的来自右翼,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对现政府充满怀疑和不信任。目前在德国的右翼势力中有很多是RT的粉丝,尤其是反对移民的群体,因为RT宣传的民粹主义和地方主义其实正是他们所鼓吹的。

德国一个右翼组织领导人鲁兹·巴赫曼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本地我们喜欢俄罗斯,如果想要一个稳定的欧洲,必须跟俄罗斯交朋友。如果欧洲跟俄罗斯开战,美国人只会看笑话,因为他们离得很远,而我们的城市则会被摧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巴赫曼为代表的一大批德国右翼人士喜欢RT,胜过德国的主流新闻媒体。

在美国,RT号称有8500万观众,主要是观看“RT美国,这是2010年成立的立足美国的新闻频道,雇佣的全部是美国当地记者。“RT美国的总部就在华盛顿,离白宫不到一公里,从2001年开始,“RT美国宣布成为在七个最大城市最受欢迎的外国新闻频道,甚至超过B B C和卡塔尔投资的半岛美国”(al-JazeeraA m erica)半岛美国被认为相对“RT美国更客观公正,较少对美国带有偏见的报道,但就算这样,两者均被美国司法部按照外国机构登记。然而,按照美国《宪法》关于保障自由言论的规定,“RT美国”和半岛美国均获得像其他媒体一样的保护。

在英国,RT宣称也获得巨大运营成功,受众人数固定在200万以上。去年10月成立了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频道,不仅报道国际新闻,还有英国本地新闻,当然有关国际新闻的报道都会跟莫斯科总部同步。

在拉丁美洲,RT也在努力扩张影响力,去年秋天,阿根廷成为首个能接收西班牙语频道的国家,通过RT的自由网络,每一个阿根廷家庭,只要有一台电视机就能免费收看其节目。去年10月,在频道接通的首个节目中,普京做了电视演讲,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将这次合作归纳为:为了传达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终于实现了没有中间人的直接交流。

其他国家也开始复制RT模式,希望获得国际舆论战中的优势,如伊朗开设了英文频道和24小时新闻频道,但没有一个媒体能获得现在RT的全球影响力,RT已经成为普京最有力的统战全球盟友的武器。以往俄罗斯靠出口石油,销售武器虏获叙利亚、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现在他还能邀请盟友们进入一场讨伐西方的舆论大战。

对于那些已经厌倦了“美国影响力在几乎所有全球事务中过分渗透”的国家来说,这是很容易推销的,玛格丽塔呼吁,在美国影响力“就快到期”的时代要选择替代品,她看着电视上CN NBBC的节目干脆地说:大家已经不再相信它们,但大家相信我们,人们相信我们提供的画面是更接近现实真实的。

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媒体与RT的对抗

原本俄罗斯依靠RT取得乌克兰危机上的舆论阵地,但这场危机也给媒体本身带来巨大危机。

美国和盟国对俄罗斯展开经济制裁,世界原油价格突然下跌,俄罗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被逼到衰退的边缘。对于RT这种在全球经营的机构,最坏的莫过于卢布的严重贬值,货币危机使得原本的预算减半甚至缩水2/3,逼迫RT不得不暂停了2015年在德国和法国的业务。

面对打着新闻事实的旗号、对全球受众进行大规模舆论宣传的RT,西方世界有什么应对呢?

从华盛顿、布鲁塞尔到伦敦、柏林和其它国家首都,政策制定者们都在忙于寻找对策。

作为对俄罗斯宣传战的直接对抗,去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给予国有新闻渠道更多资助,使其今后将针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的报道上更加深入、专注。欧洲国家也采取了相当直接的对抗,成立俄罗斯语的新闻频道挑战克里姆林宫对俄国内的新闻和信息的垄断。在欧盟内部,拉托维亚是这个计划中最成功的,这要归功于其国内人口有1/4说俄语,同时因为种族亲缘关系,他们对俄罗斯国内新闻非常关注。对于拉托维亚政府来说,最可怕的噩梦莫过于发生在乌克兰的一切会在国内复制,国内大量俄语民众可能被俄罗斯煽动反政府,最终促成内战。因此,拉托维亚对俄媒体的宣传煽动非常警惕,外交部长的一位顾问维柯托斯·马卡罗夫斯说:“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新闻网络会控制人们的感情和情绪,进而利用人们的情绪,我国的部分人民已经被影响了。”

拉托维亚的政治家很快意识到,想要压倒RT的攻势根本是徒劳,而美国知音又太遥远,对于这场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危机,最好是在布鲁塞尔设立总部,建立一个由欧盟直接控制并资助的舆论机器,与RT进行短兵对抗。但马卡罗夫斯表示,这将是最愚蠢的办法。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最好的情况是克里姆林宫控制的媒体能集体发声把其淹没,而最坏的情况是这将让西方新闻传播的标准降级,最终模糊了合法新闻报道和政府控制宣传机器之间的界限。

对此,没人比被暗杀的涅姆佐夫更清楚了。去年夏天,在他遇难前8个月,他曾参加了在乌克兰一个新闻频道的脱口秀节目,在现场有人问能否成立一系列的反俄媒体与RT对抗,涅姆佐夫说:这将是一条死路,一条通向极权的路。我们不能打电话给记者,向他们下达指令。

原作:Simon Shuster

原载:TIME

网址:

http://time.com/rt-putin/

延伸阅读四:

面对颜色革命 普京的见招拆招

作者:童师群来源: 《环球》杂志

2000年出任驻立陶宛大使前,特夫特已完成了对苏联地区颜色革命的谋篇布局。

苏联解体后,华盛顿开始推行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在独联体各国培植所谓民主土壤、营造民主氛围、物色民主精英,宣称要将独联体各国打造成“新型民主国家”,但在俄罗斯分析人士看来,其目的在于扶植亲西方政权,并割断它们与俄罗斯之间的政治、经济及人文“脐带”。

在特夫特力促下,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自由援助法》,随后又为众多个别项目埋单,向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提供各类援助。1993~2003年间,美国用于资助苏联国家民主改革的专项援助高达90亿美元,另有财大气粗如金融大鳄绍罗什等慷慨解囊。

2003年,受美国教育影响的格鲁吉亚反对党领袖萨卡什维利,用反腐图强的承诺,在与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的选战中胜出,颜色革命旗开得胜。

而后,“颜色革命”之花在独联体四处绽放。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均告成功,不过2004年、2006年和2009年,颜色革命在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国也曾折戟沉沙。

视前独联体国家为本国后院的普京,在特夫特履新之前,已布下严防死守之阵,对其典型手法见招拆招。

“信息战”招架“强势传媒”

善于利用宣传机器,是特夫特在“颜色革命”中的重要招数。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五日战争,尽管格鲁吉亚发动军事行动在先,但时任美国驻格鲁吉亚大使特夫特频繁指责俄罗斯挑动战争。2014年马航客机失事乌克兰,西方媒体同样众声讨伐俄罗斯和普京。然而,俄罗斯人相信,这些都是特夫特及西方媒体利用负面信息对俄罗斯进行的围堵。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媒体除拼凑嫁接、虚拟伪造有关俄罗斯国内的新闻外,还在西方制造一些未经核实或无法核实的消息,如俄潜艇进入瑞典领海、俄军机擅闯波罗的海国家领空等。

一些俄罗斯人还指控,美国中情局仍延续着它左右全球新闻导向的“嘲鸟”行动,向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联社、路透社安插人员,为反俄造势。国务卿克里则邀请《时代》周刊前总编施滕格尔出任负责宣传的副国务卿。

普京的应对之策便是投入巨资,成立“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遍布全球的2000多名员工用俄语、英语、阿拉伯语及西班牙语进行24小时连续的新闻播报,在100多个国家拥有6.3亿观众,在英国是除半岛电视台之外最受欢迎的外国英语频道,在美国,是仅次于BBC的第二大最受欢迎外国电视台。如今,它已与俄新社及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合并成为国家媒体集团,全面加强了俄罗斯的声音。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0149月立法规定,外国股东在俄媒体不能拥有20%以上股份,外国人、拥有双重国籍的俄罗斯人不能创办媒体,从而排除了外国势力对俄媒体施加影响力的可能性。

“思想渗透”遭遇“反渗透”

在乌克兰担任美国大使期间,特夫特为重启“颜色革命”,相当看重与该国反对派的接触,通过美国出资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大量投入资金,甚至与一些激进的人士来往密切。

为在后苏联时代的年轻人中培养亲美精英、灌输美国价值观,特夫特主导推动了长达20年的未来领袖交流计划,向数万独联体青年提供赴美深造的机会。

对于美国价值观的侵蚀,普京则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他大力打击腐败、利用前几年石油出口的巨额收益提升退休金、健全社会保障,以换取民心。同时,他也深知国内反对派的弱点,体制内反对派多是前政府的精英及苏联遗老,难言自身清白,蜜糖加大棒即可奏效。

如今,这些反对派在议会中几乎支持政府提出的所有法律草案,如对乌事件的表态、克里米亚并入俄版图、对西方的反制裁等。

新反对派的特点是追逐权力,普京就简化建党手续,落实多党制,放宽政党参政条件,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混合选举制,合法政党数量增长了十多倍,反对派们开始全力争权,人心涣散。

普京还加强了立法,将扰乱政府工作的行为定性为恐怖行动,延长刑期,并叫停了美国国际开发署驻俄机构,规定来自国外的非政府组织汇款超过10万卢布(约合2200美元)即须接受严格审查,以切断颜色革命的资金后路。

参与“颜色革命”的,很多是单纯的热血青年,组织者利用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正义的追求,达到夺权的目的。针对此,普京授意成立了若干有影响力的青年组织:如“我们”、“青年近卫军”等,其成员在14~25岁之间,提供活动经费,举办夏令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叫停未来领袖交流计划,力图打造纯正的俄罗斯精英。

“孤立对手”不敌“拉拢队友”

如果说特夫特的前任麦克福尔是重启俄美关系的设计师,那么特夫特就是孤立俄罗斯的旗手。

特夫特将俄在处理与苏联国家之间可能犯下的大国沙文主义失误不断重提,例如在乌克兰选举之后大谈其背后的“俄罗斯之手”,这在俄罗斯分析人士看来,是离间俄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具体表现。

特夫特也为这些国家争取了大量援助,但均是有条件的。正如中亚一位领导人感叹的:“我们每获得一笔援助,仅有的一点独立就一点一滴地被夺走。”

作为回应,莫斯科开始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独联体政策,充分利用俄与其他国家在能源、经济等方面的高度依存性,拉拢或是继续维持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俄与独联体内部关系最铁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一道成立了关税同盟,亚美尼亚之后也加入进来。为拉吉尔吉斯斯坦加入,莫斯科打算斥资10亿美元,以资助吉迈进相关门槛,并意图于今年11日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用贸易夯实政治互信。

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因为管道运输的限制,其中大部分是以较低价格转卖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口欧洲,美国为拉拢土库曼斯坦,欲借欧盟推出的“纳布科计划”,与欧盟一道共同开发土库曼斯坦的气田。针对此,莫斯科随即提高了从土购买天然气的价格。

至于乌克兰、格鲁吉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由于对俄的天然气以及出口市场过于依赖,只要稍稍改动一下天然气出口价格,或是动用一下贸易战手段就能令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目前,莫斯科在塔吉克斯坦境内有水利项目,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油气勘探作业。此外,其他独联体国家有大量公民前往俄打工。以塔吉克斯坦为例,在俄打工者每年汇回国的收入,相当于该国GDP的一半。

所以,莫斯科不乏处理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关系的手段。同时普京近年来也放低身段,下大力气耕耘自己的“后院”。他开始大力推广“俄罗斯世界”一类的软实力项目,支持俄语教学在独联体各国的发展。

特夫特推行的“颜色革命”是美国的长期项目。最初,它标榜的是如天鹅绒般温柔,如今,却转而借助群众抗议、警民冲突等暴力形式,力求达到政变目的。这是普京所不能容忍的。

特夫特的“颜色革命”之路还在铺展,而俄罗斯,也时刻准备着回击。

来源:201503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06

延伸阅读五:

俄媒揭美国嘲鸟行动:金钱开道操控媒体美化美国

来源:参考消息

乌克兰局势表明,美国及欧盟公民对俄罗斯仍然深具成见。上述国家通过媒体,将民众对俄的成见进一步深化。

俄罗斯《消息报》1030日报道称,如今,西方不但不让媒体报道莫斯科的立场,而且还试图禁止俄罗斯记者在当地工作。日前,波兰政府宣布将取消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驻华沙的记者列昂尼德·斯维里多夫的居留许可,却对原因只字不提。

俄对外情报部门的消息人士指出,这其实是美国中情局所实施的“嘲鸟”行动的延续。该行动显然从未停止,西方媒体对乌克兰危机的片面报道即是明证。

报道称,“嘲鸟”行动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情局特别计划署推出的项目,旨在通过收买以及安插记者间谍,向美国及境外媒体施加影响。1953年以后,25家美国报业巨头及通讯社被嘲鸟计划招安。中情局的近3000名在编以及雇佣人员效力于宣传口。间谍名单中不乏美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赫斯特报系、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等新闻巨擘的记者。

消息人士透露,如今的情况与彼时差异不大,华盛顿仍向自己在“全球媒体中的代言者慷慨解囊”,后者不仅为华盛顿营造有利于美国的新闻氛围,而且还积极炮制被美国视为敌人的他国领袖的“虚假报道”。

报道称,当年,美国以及欧洲的新闻记者曾为获取酬劳,秘密为中情局效力。如今,中情局仍以金钱为诱饵,继续操控媒体。“嘲鸟”行动从未叫停,它一直不遗余力地为美式“民主”摇旗呐喊。

乌克兰危机暴露出外国媒体的倾向性,没有一家欧洲或是美国刊物注意到俄政府的立场。正如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中东分社负责人葆拉·斯利耶指出,俄罗斯媒体所制作的节目内容,总会被西方同行视为宣传造势,究其原因,是对方没有做好接受不同观点的准备。

虽然欧洲媒体基本处于美国控制之下,但中情局仍未放弃“嘲鸟”行动。对俄总统普京从形象到健康状况的种种抹黑便是例证。

不久前,中情局与德国联邦情报局均被曝操纵新闻机构、媒体负责人、顶级新闻记者的报道口径,手段之一便是直接收买。《法兰克福汇报》记者乌多·乌尔夫科特承认,他被迫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美国提供的若干文章,倘若拒绝,自己便饭碗不保。内容包括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试图秘密兴建化学武器工厂。

莫斯科大学教授、政治学博士安德烈·马诺伊洛指出,由于欧洲局势复杂、美国的盟友在对待乌克兰危机的态度上出现分歧,中情局近来加强了在新闻方面的动作。他强调:“总的来说,美国人仍然维系着为打击俄罗斯而结成的联盟。然而,他们不相信欧洲国家领导人绝对可靠,担心后者不能彻底贯彻华盛顿的指令,因此,展开特殊心理攻势的问题便被提上首要日程……刻意选择的信息被精心打包,传递给目标受众。”

政治学家奥列格·马特维切夫强调,美国正竭力控制全球所有媒体、大通讯社、电视台及传媒集团,这是不争的事实,华盛顿“一贯非常重视媒体”。

“嘲鸟”行动最初被曝光是在1979年,德博拉·戴维斯在其著作《凯瑟琳大帝:凯瑟琳·格雷厄姆和她的华盛顿邮报帝国》中首度提及它。

(原标题:俄媒揭秘美嘲鸟行动:金钱开道操控媒体美化美国)

延伸阅读六:

学“今日俄罗斯”挑战“西强东弱”

苏长和

经常听到人们一谈到国际舆论格局,就喜欢用“国际舆论格局西强东弱的局面没有改变”这句话。但仔细想想,这个判断有点不对劲。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媒体格局变化中发生过两件引人注目的事,一是1996年半岛电视台成立,二是2005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成立。这两件事产生了不同效果,半岛电视台虽然强调在国际上发出中东声音,但其似乎更多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下讲中东故事,因而被人定位为中东的BBCCNN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则不一样,它完全立足俄罗斯国家利益观和价值观判断来讲故事,将BBCCNN没告诉人们的另一个世界向观众展现出来,迅即火遍世界。因此,从来没有人说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是俄罗斯的BBCCNN

要坚持用自己的话语和设置的议程讲故事

这两个例子对我们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和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带来一些启示。从话语战略上讲,一种战略是在别人话语体系下讲中外故事,这种战略是以他人为主的依附战略,短时间内很快会得到所谓“国际”主流媒体的表扬,但长时间来说会不自觉地掉到别人的评价体系和话语体系中,成了别人的传声筒和新闻议程的搬运工,在话语权竞争地位中会不升反降;另外一种战略是以我为主的自主战略,坚持用自己的话语和设置的议程讲故事,而且必须学会将别人讲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变成自己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变到别人的体系中去,成了别人的分支。

话语权提高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从命名开始的,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是一套人们借以思维的概念系统,一个国家价值体系中一旦“名”乱了,或者被外来的覆盖和替代了,则价值体系必容易乱,甚至思考都会被别人牵着走。比如,如果我们习惯用美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其结论必定是中国“国强必霸”,反过来,我们用“和平发展理论”或者“新型义利观”研究美国外交,就会发现美国外交有许多不和平发展的地方,或者不那么讲辩证义利观的地方,如此,中国的概念才会在讲中外故事中走出去。

这个问题一旦想清楚了,关于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构造以及提高自己国际话语权的路线图就会清晰,路线清楚了,接下去只要分工合作去做就可以。

实际上,所谓的国际舆论格局“西强东弱”固然有一部分是客观的,例如其对渠道的垄断,但有一部分是受众主观制造出来的。但目前,这种局面正在改变。第一,当前,西方十几家媒体主导国际舆论的格局已经出现了松动。第二,西方在道义问题上并不占据国际高点,一旦人们看穿了这点,其塑造的软实力其实存在很大的泡沫。第三,在学习人类一切优秀但对自己也是合理的东西同时,以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利益判断为坐标,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整个思维、思考、思索的立场确立起来了,所谓“西强东弱”这个判断就会大打折扣。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七:

如何进入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为例

作者:程曼丽

“今日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走出话语困境,进入国际传播的主阵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政府的助推。其次是专业化运作。第三是明确的价值观。

“话语”是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权更成为当下新闻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

简单地说,话语权就是发言权与评判权;国际话语权就是国家对外(或在国际社会中)的发言权与评判权。长期以来,这种权力一直为西方新闻大国所独有,形成福柯所说的话语霸权。而在2001“9·11”事件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中,半岛电视台获得在塔利班控制区域独家采访的权利,这使它在国际新闻领域异军突起,成为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媒体(被称为海湾的CNN”),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西方国家有关中东问题的话语优势。

若干年后,又有一家西方世界以外的电视媒体突破重围,以半岛电视台所宣称的“异见”(another opinion)形成特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就是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电视台(以下简称RT)。而这个电视台建立的初衷,就是与美国的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等世界电视巨头一决高下。

RT是由俄罗斯政府全额资助成立的国际新闻电视台,也是俄罗斯第一个全数字化电视频道,20051210日首次播放节目,用俄语、英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4种语言进行24小时的连续播放。

按照该台首任总编辑玛加丽塔·西蒙尼扬的话说,创办RT的目的是为了向世界呈现一个没有偏见的俄罗斯国家形象,用俄罗斯的观点报道全球新闻。

这一目标的两个方面都具有针对性。首先,如同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西方媒体有关俄罗斯的报道同样充满偏见,在一些重要事件的报道中,甚至出现过张冠李戴、编造假新闻的情况。这使俄政府痛感有必要向西方媒体和受众提供有关俄罗斯的真实信息和电视画面,展现“毫无偏见的俄罗斯图景”。这就是RT建立的直接目的。为此,RT还特别开设了一个免费视频网站,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供外国媒体免费下载使用。其次,用俄罗斯的观点报道全球新闻不但是RT的目标,也是它的特色所在。按照西蒙尼扬的话说,这家电视台将体现俄罗斯对世界的看法,反映俄罗斯的观点”。为此,RT旗舰频道”──RT国际频道(RT International)在世界上多个热点地区设立记者站,并在新闻报道中坚持自采原则,很少转播西方媒体的电视画面。RT的触角还伸向西方媒体未曾涉足或有意回避的领域,反其道而行之,提供了许多国际重大事件的独家报道。

2012119日,RT独家采访了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这是叙利亚内战以来巴沙尔首次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在访谈中,巴沙尔吐露了他对叙利亚当前局势、国内民情以及西方势力的看法。他特别强调,叙利亚冲突并不是内战,而是政府对外国势力代理人的战争,是叙利亚人民保卫国家的战斗。这与美、英等国媒体有关叙利亚内战的报道和评判大相径庭,充分体现了RT“反霸权的特性。

20133月初,当CNNBBC都在报道朝鲜的核试验以及安理会出台的制裁举措时,RT则集中报道了叙利亚反对派扣押联合国维和人员作为人质的事件,指出推翻巴沙尔是中央情报局和摩萨德共同策划的一个行动;巴沙尔是牺牲品,不是罪犯。RT同时播放了来自巴基斯坦的镜头:愤怒的民众抗议美国的无人驾驶飞机,还播放了以色列士兵粗暴对待儿童的画面。这种节目安排符合俄罗斯对国际事务的认知与评判:西方国家实行双重标准,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如前所述,RT一开始就是比照CNNBBC建立的,8年后的今天,它得偿所愿。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介绍,目前RT拥有6.3亿观众,分布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在英国,RT200万观众,是除半岛电视台之外最受欢迎的外国英语频道;在美国,RT是仅次于BBC的第二个最受欢迎的外国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是它的新闻节目。此外,RT还在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开办了自己的频道,观众数量排列第六名,仅落后于美国CBS、英国BBC、半岛电视台、法国24台等。这些数据足以表明,RT已跻身国际大媒体的行列,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语种电视新闻网。

“今日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走出话语困境,进入国际传播的主阵地,盖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政府的助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俄政府开始投入巨资推行其公共外交战略,包括建设一批针对外国受众的现代化媒体,成立推广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基金会,举办大型国际会议以吸引西方意见领袖的关注,资助一些非政府组织从事提升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活动等等。RT电视台的成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T的运营费用来自政府拨款,每年约6000万美元。这使它在建立之初就具备了国际化大媒体的架构。

其次是专业化运作。作为俄罗斯首家以报道全球新闻为主的国际新闻电视台,RT向世界各地派遣了上百名精通英语的新闻记者,要求他们着重于国际头条新闻,提供一个创新的角度来满足世界各地的观众致力于洞察事件的根本,以客观公正的报道赢得信任。RT以频道为单位的分散运营的方针以及鼓励各频道因地制宜、独立开拓本地新闻资源的政策,使它获得了较强的独立性和新闻采编的自主权,有效避免了体制化框架下有可能产生的弊端,保证了专业化运营的水准。

第三是明确的价值观。RT从建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基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与西方国家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RT对新闻事实选择、报道的角度体现出来,通过它对事实评判所持的立场体现出来,也通过源源不断的独家新闻体现出来。这使它最终得以突破西方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话语框架,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而这种独特性又对西方媒体既有的新闻报道形成了必要的反衬与补充,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对于正在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中国政府与媒体来说,RT的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原载:《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06



//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6-06-04/3819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