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刘仰:未来世界核政策的走向

作者:刘仰 来源:江南app网址

当今世界很多事情表面上错综复杂,各不相同,但背后都涉及同样的问题。在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看似无关的事情,往往有一些内在联系。西历2011年之前,伊朗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及其结局等是媒体的主要焦点。进入2011年后,日本地震海啸、中东变局、新八国联军向利比亚动武成为最新、最热的焦点。上述事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在我看来,上述新旧焦点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核”。当今世界的核政策说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核武器,二是民用核能。就核政策来说,这两个方面是不一样的。对于核武器是防止核扩散;对于民用核能则没有那么严厉。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绝对的界限,事实上是容易转化的。这也是美国对伊朗要发展民用核能采取严厉姿态的原因。因此,某些时候,我们也可以将对于核武器、民用核能的政策,笼统地称为“核政策”。
中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以色列,以色列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但国际社会一般都默认以色列已经是“有核国家”。以色列是否公开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是因为考虑到中东国家的态度和反应。由于以色列是“有核国家”,伊斯兰世界出于自己的利益,也希望能够成为“有核国家”。伊拉克的萨达姆是较早做出尝试的伊斯兰世界领导人之一。但是,几十年前,萨达姆的核设施被以色列空军以偷袭的方式炸毁了,这一军事行动成为以色列的成功经典之一。萨达姆追求“有核国家”的努力,也是他最终命运的原因之一。萨达姆的命运也可以看成是,由于他希望像以色列一样成为“有核国家”,最终自己失去政权并丧命,甚至搭上了自己的国家。
阿富汗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巴基斯坦有关。由于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助,便默认巴基斯坦成为“有核国家”。然而,美国后来发现自己的“短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萨达姆的“有核”尝试被打掉后,巴基斯坦成为伊斯兰世界中第一个“有核国家”,美国非常担心,出于伊斯兰的共同利益和感情,巴基斯坦会向其他伊斯兰国家提供核技术。为了弥补自己短视造成的后果,美国采取了两个行动。一是高调支持印度成为“有核国家”,并且不让印巴之间出现缓和,而是尽量制造印巴之间的矛盾,试图利用印度来牵制巴基斯坦。二是对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就近将巴基斯坦搞得手忙脚乱,使巴基斯坦无暇腾出空,向其他伊斯兰国家顺利提供核技术。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之后,有一件事情可能已经被很多人遗忘。西历2004年,巴基斯坦宣布:巴基斯坦的核武器之父卡迪尔-汗博士被软禁。而软禁卡迪尔-汗博士最重要的理由,并不是他为巴基斯坦造出了核武器,而是他涉嫌向利比亚、伊朗、北朝鲜提供核技术。我认为,如果美国没有发动阿富汗战争,没有把军队摆到巴基斯坦的门口,巴基斯坦不会把卡迪尔-汗这样的“民族英雄”、“国家功臣”软禁起来。从这个角度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理由之一就是,巴基斯坦是一个伊斯兰的“有核国家”,并且涉嫌向其他国家提供核技术。
利比亚的卡扎菲早年比较反美,而且,也是伊斯兰世界中较早试图拥有核技术的领导人。卡扎菲在受到美国严厉打击和制裁后,有一段时间加快了成为“有核国家”的步伐。但是,在美国发动对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后,萨达姆于西历2003年被捕。就在此时间前后,巴基斯坦的卡迪尔-汗向利比亚提供核技术被曝光。西历2004年,国际原子能机构进驻利比亚进行核查,卡扎菲正式向西方国家表态:弃核。这一事件的逻辑是,美国用推翻萨达姆的方式,杀鸡给猴看,让卡扎菲悬崖勒马,没有在通向“有核国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此后,卡扎菲于西历2005年公开要求伊朗、朝鲜像利比亚一样弃核。西历2006年底,萨达姆被绞死。萨达姆的命运实际上是对伊斯兰世界发出的警告。西历2007年,卡扎菲又表示,西方在促使利比亚弃核时承诺的补偿没有兑现,他说,如果那样的话,伊朗、朝鲜看不到良好的先例,也不会弃核。我们应该注意到,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同卡扎菲关系的进一步升级,就是在他的这个表态之后。这也可以说是卡扎菲的智慧。
美国在阻止了伊拉克、利比亚的“有核”尝试后,巴基斯坦也被美国借助阿富汗战争而由美军就近控制,剩下的两个继续走向“有核”道路的,就是伊朗和朝鲜。这也是近几年来,伊朗问题、朝鲜问题成为国际焦点的重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简单化地接受美国的说辞,将这两个国家视为“流氓国家”。实际上,美国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对于以色列成为“有核国家”采取双重标准,同时美国又推行“先发制人”的战略,是这两个国家试图拥有核技术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是因为美国的不公正,才使得伊朗、朝鲜坚决地要拥有核技术。那么,这两个国家的“有核”努力,与日本地震海啸、中东变局、新八国联军武力打击利比亚又有什么关系?
西方新八国联军武力打击利比亚的卡扎菲后,有舆论指出,卡扎菲当年以“弃核”而向西方示好,实际上是一个错误。如果卡扎菲今天拥有核技术,西方国家未必敢向他动武,而很可能只是像对伊朗、朝鲜一样,在周边挑起一些事端、时刻做出威胁的姿态。换句话说,卡扎菲当年因“弃核”而得到西方国家的接纳,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当西方国家改变主意的时候,卡扎菲因为是“无核国家”而遭到了打击。对这个观点不多做评论,卡扎菲即使后悔也不会说出来。但是,与此相关的是,卡扎菲今天的命运会使得伊朗、朝鲜更加坚定走向“有核国家”的决心,这大概是可以肯定的。那么,这个判断与日本的核泄漏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日本的核泄漏严格来说不是核武器,虽然有舆论指出,地震海啸发生后的一系列事实使得人们注意到,日本随时都有可能发展核武器。而且,地震海啸发生之前,日本极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甚至宣称:如果日本拥有核武器,中国就不敢在钓鱼岛问题上强硬,但是,日本核泄漏毕竟还只是一个民用的核电站。我们应该注意到,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伊朗和朝鲜,在核问题上的表态不太一样。伊朗比朝鲜更鲜明地表示,他们发展核技术只是民用核能,而非核武器。当然,美国不相信,美国认为伊朗就是要搞核武器。以色列甚至以当年炸毁伊拉克萨达姆核设施的范例为蓝本,准备对伊朗采取同样的行动。因此,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全世界对于核政策的不同程度的反思,也许会成为影响伊朗、朝鲜核政策的又一个方法。
如果说卡扎菲的遭遇强化了伊朗、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决心,那么,日本核泄漏事件,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相反的作用或理由。随着日本核泄漏事件严重程度以及持续危害和处理的长期性,欧洲已经很明显地表达出“永久弃核”的观点。这一观点不仅在欧洲的民间,也在欧洲一些政府层面产生共鸣。相对来说,美国社会对于“永久弃核”的态度还没有走到像欧洲一样。如果因为日本核泄漏的严重性,“永久弃核”成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潮流,它会不会成为美国或西方社会向伊朗、朝鲜施压的另一个工具,我认为值得观察。当然,美国如果真的要用“永久弃核”来断绝伊朗、朝鲜走向“有核国家”的梦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美国自己也宣布“永久弃核”。或者,美国把核武器与民用核能分开,在核武器问题上,依然与俄罗斯开展“削减、销毁”的谈判,在同时在核武器上更加严格地实行防扩散政策。而在民用核能方面,美国也在强大的民意下,做出“永久弃核”的表态。那样的话,就算卡扎菲的遭遇刺激了伊朗、朝鲜早日拥有核技术的决心,美国也可以用日本核泄漏的严重危害性、以及民用领域“永久弃核”的新的核政策,使得伊朗、朝鲜没有发展核技术的正当理由。这种状况目前只是一种猜测,随着事态的发展,尤其是日本核泄漏的严重程度和最终结局,上述猜测是否会成为现实,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3-05-02/1758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