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西方高明的愚民术:福岛核泄露比切尔诺贝利严重得多

作者:hwd99   来源:江南app网址   

日本福岛核泄露比切尔诺贝利严重得多  

――反对开放日本旅游和产品的建议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此前最严重的核泄露事故,源于操作问题使核反应堆过热,导致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由于采用石墨做中子减速剂,燃起了大火,一方面直接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反应堆自身安全罩毁坏,剩余核燃料,由于核熔毁,继续发生核反应,产生放射性物质,部分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据核辐射防护手册采纳的苏联原子能利用委员会报告,消防队员在爆炸发生后3个半小时后扑灭了大火,由于用直升机投入中子吸收剂硼化物,白云石,砂和铅等5000吨,10天以后,放射性物质泄露量迅速下降,第11日仅为第10天1/80,后面的核泄露就很少了。累积排放到环境中的总放射活度达到2pBq(1p是100亿亿=1018)。

   

日本福岛采用的是沸水堆,虽然发生爆炸,但没有发生火灾。根据国际原子能安全机构公布的数据(参见:http://www.weatheronline.co.uk/weather/news/fukushima?LANG=en&VAR=zamg, 以下数据均来自该机构),福岛核事故发生后10天内放射性物质沉积量达到1pBq,是切尔诺贝利一半。问题在于,福岛核事故,日本基本没有采用多少措施,到现在核泄露持续时间已经超过75天,每天核泄露量和发生爆炸后的几天的泄露量是相近的,例如,事故发生后第5天,3月15日释放的放射性气体量是1p立方米(这里给出的数据也可能是3天的释放量),而昨天,5月27日释放的放射性气体量是2p立方米,是3月15日的2倍。事故发生后75天内,每天的气体释放量大都超过1p立方米。也就是说,福岛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质泄露量已经超过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目前为止,已经差不多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露量的3倍,而且还在持续发展,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估计这种状况要持续半年到一年,也就是说,按照这个趋势估计,最终放射性物质泄露量会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露量的8-12倍。

   

       下面两图是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沉积量数据。其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最终沉积量数据,而福岛仅是事故发生后10天内的沉积量数据。由于这两个数据在放射性物质以及沉积单位方面都不同,这里稍加解释一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的I-131总活度是铯-137的7.3倍,再将单位换算到福岛核事故沉积量所使用的单位上,得到的图中最大辐射强度,原来标称的超过40居里/平方公里铯-137约等价于超过碘131一千万Bq/平米。这与福岛沉积量分布图中最高单位是一样的。乌克兰首都基辅离事故发生地点130公里,处于沉积量分布图第三等级上,而日本东京离事故发生地点约280公里,也是处于沉积量分布图第三等级上。

   

   

   

                                             

          

图1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分布图,来自:

http://image2.sina.com.cn/dy/pc/2006-04-26/27/U1075P1T27D2123F1288DT20060426123124.jpg  

   

    

图2:福岛核事故发生后10内放射性物质沉积量(来源:国际核安全机构,奥地利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研究所,参见:  

http://www.weatheronline.co.uk/weather/news/fukushima?LANG=en&VAR=zamgtotal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量,现在已经超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倍,最终可能会比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泄露量高一个数量级。

很多人会想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时候,反应堆发生爆炸,约将8吨核燃料抛洒到环境中,给环境带来了危害。通常核燃料主要成分是铀235和238,分散到环境中以后,它们发生裂变,产生的辐射剂量较小。这与日本核反应堆内部发生核熔毁是有本质区别的。通常铀235发生裂变反应时,会产生中子,这些中子会与其他铀核,包括铀238核反射裂变反应,产生更多中子,从而使反应加快。通常用硼化物等中子吸收剂制成控制棒,在需要的时候,插入到反应堆燃料棒之间吸收中子,从而终止核反应。发生核熔毁以后,核燃料聚集到一起,就没有办法使用中子吸收剂降低反应堆中中子剂量,从而降低核反应速度,使核反应终止。较高的核裂变反应速度,带来大量核辐射和放射性很强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如碘-131和铯-137,它们排放到大气,是核反应堆泄露事故的主要危害。而分散的铀235和238都会发生裂变反应,但是,反应速度很低,通常新加入到核反应堆的核燃料含铀235约3%,随着在反应堆中不断发生核反应,其含量不断下降。分散的铀235的半衰期是7亿年,铀238是45亿年。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共向伊拉克投放了700吨至800吨贫铀弹,所谓贫铀弹,是铀235含量低于自然界0.7%,其他成分基本都是铀238,不是铀含量少,辐射能仅是天然铀的60%,虽然弱一些,但并无本质减少,贫铀的辐射能主要是由U238贡献的。这显然给伊拉克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是,国际社会,包括普世的西方社会,由于在西方控制之下,并无多少评论。

国外也有人早就指出了这一点,据法新社4月2日消息,俄罗斯知名的专家纳塔利亚·米罗诺瓦(Natalia Mironova)日前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远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严重”,对经济和人的影响也将更大。下面可以看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人和经济的影响的一组数据(摘自新浪切尔诺贝利专题,数据基本上源自近来国际组织调查结果,2004年):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60万英雄:20年来,先后有60万人参与过核泄漏现场的清理工作,以清除现场各种放射性物质。  

840万: 据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事故发生时,约有840万人正处在核辐射区,其中有300 万是儿童。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由于辐射而死亡20万人。仅乌克兰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 47.3万儿童。其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疾病、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10亿美元: 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已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28个国家决定耗资至少10亿美元给覆盖事故反应堆的水泥加盖防护罩,工程计划2004年夏开始动工。

    3580亿美元:到2004年为止,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总计已经超过3580亿美元。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数百万人的健康。联合国的一份报告表示,尽管每年三国为消除核污染而投入巨资,但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受核污染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无从谈起,消除切尔诺贝利遗留问题成了三国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乌克兰首都基辅在”慢慢死去”

   

从以上报道的数据,可以看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多么的可怕。那么,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泄露量大10倍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可怕结果?

虽然早有专业机构,国际核安全机构,奥地利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研究所给出泄露量数据了,西方和日本媒体也有报道,但是更多的报道是无视这些专业结果的,而是选择性采纳一些乐观的估计。日本政府等官方机构始终淡化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很长时间内,坚持事故等级只是5级,比切尔诺贝利低2个等级,通过媒体的报道,让人们感觉,还不一定发生核熔毁(事实上几个反应堆事故发生后不仅就发生核熔毁,日本官方很早就知道),日本政府还在想方设法修复核电站。对核泄露量和各地核辐射数据,日本政府和民间也公布了大量数据,如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辐射剂量制作的辐射剂量图。日本很多机构还将实时测量数据直接搬上了网。然而,如何将这些数据与辐射危害关联起来,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人们很难找到与这些数据相关的专业解读。媒体上到处充斥的是,各种专业机构和人员笼统说法,危害不大。例如,事故发生后不久,日本各地包括东京自来水超国际卫生组织标准近100倍,国际卫生组织在网页上告诉大家,日本自来水超标了,但是,危害不大。西方的一些机构也出面配合,例如,网上流传的,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能工程系网页文章,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为什么不用担心日本的核电站。参见:http://www.talkcc.com/article/3326264   

国内媒体早就成了西方媒体的跟班,大量报道了西方的乐观说法,这些乐观的报道,还影响了我国政府的决策。政府又重新批准旅游公司组织旅游国人到日本旅游,前几天,温总理也亲临现场表演真人秀,还批准从日本进口农产品。由于国内普通老百姓无法了解到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真相,以及日本旅游降价,到日本旅游成了国内热门。日本政府内部都在讨论另建一个首都,我们却无视日本核辐射危险。真是一件荒唐的事情,这简直是让中国老百姓多增加点辐射,不仅损害中国老百姓身体健康,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形象:让外国人怎么评价中国人和中国精英的水平啊?

   

补充:  

   



//www.pegstown.com/wzzx/xxhq/qq/2013-05-02/16411.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