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伊强硬只会适得其反
2010年02月21日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田文林
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着“变革”旗号上台,确实给国际政坛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也使国际社会看到一丝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曙光。但近期,奥巴马对伊朗政策出现变化:大力推动制裁,利用伊朗反对派进行内部分化,提高军事遏制调门。种种迹象表明,在向伊朗释放善意无效后,奥巴马对伊朗政策开始明显转趋强硬。不难发现,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与布什政府并无本质区别,其最终目标都是要软化、迟滞乃至解除伊朗的核计划。
然而,当前奥巴马重拾布什时期“胡萝卜加大棒”的牙慧,不仅了无新意,而且也与美国整体收缩的战略态势以及正确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布什执政期间,美国正处在冷战后最强大的时期。但布什错失良机,不仅未解决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问题。伊朗核问题就是如此。9·11事件后,伊朗曾多次向美国示好,在阿富汗和反恐问题上主动配合美国,并暂停核计划。但布什政府不为所动,反而将伊朗视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同时,美国将伊拉克翻了个底朝天后,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为伊朗。所有这些,都使伊朗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仅对美国示好是没有用处的,伊朗必须有自己的“ 撒手锏”,才可能根本缓解生存危机。从这一意义上说,伊朗矢志推动核进程的举动,实际是美国这个教师爷“以身作则”一步步教出来的。换句话说,美国敌视伊朗是“因”,伊朗发展核计划是“果”。
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根本改变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用奥巴马的话说,就是让伊朗“紧攥的拳头松开”),避免出现伊朗研发核武的后果,美国就必须先松动自己“紧攥的拳头”,改变敌视伊朗的外交政策。否则一切努力将注定白费。
事实上,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泥潭之后,已无能力发动第三场战争,通过和谈解决伊核问题已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但美国却始终不肯放下架子。在布什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强硬为主,但由于其“强硬无本钱,和谈无诚意”,使这一政策注定走向失败:美国既然没有足够的和谈诚意和步骤,就不足以诱惑伊朗真正让步;美国没有足够能力对伊朗动武,威吓大棒每次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这反让伊朗看透了美国“纸老虎”的本质。结果和谈非但未取得任何进展,反而使伊朗得以借和谈僵局拖时间,为发展核计划赢得时间,最终使伊朗核计划从无到有,并初步建立起完备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因此,伊朗核进程反而在美国政策最强硬时期,取得的进展最大。
殷鉴不远,个中教训很值得奥巴马政府认真汲取。奥巴马接手的是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布什时期没能力对伊朗用强,奥巴马政府同样如此。奥巴马上台后大肆强调“中东新政”,实际不过是“有多大饭量吃多少饭”,实行战略收缩的代名词。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本来也是沿着一条正确方向(接触和和谈)前进的。可惜的是,他只肯将和谈重点局限于核问题本身,而不肯涉及双边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只肯扬汤止沸,不愿釜底抽薪。奥巴马政策的有限性姿态,决定了伊朗方面的回应也只能是有限的。对此,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国内各界,不从自身查找原因,反怪伊朗诚意不够,因此其对伊朗政策重新转趋强硬。这种政策注定是死路一条。可以说,当前美国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恰好与其阻止伊朗核进程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奥巴马此前的缓和政策好不容易使伊朗“紧攥的拳头”松开一点,如果重回布什时期强硬老路,只会前功尽弃。在不解决产生伊核问题政治根源的前提下,美国对伊政策越是强硬,伊朗核进程就越将向前推进,甚至最终将伊朗“逼”成一个核武国家。
看过一则寓言,说是太阳与风比本事,就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外衣脱下来。大风使用“强硬手段”,对着行人使劲吹,结果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后来太阳放出温暖的阳光,使行人感觉暖洋洋地,最后主动脱下了外衣。强硬手段并不总是管用,尤其对内贾德这种看透了美国“纸老虎”本质的领导人更是如此。说来说去,和谈和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