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找寻敌人的军事机构
——北约60周年纪念有感
刘伯松
60年前,战后的欧洲,仍然片瓦无存,仍然百废待兴。苏联为首的共产阵容却有了迅速发展,范围伸展至东欧。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大大膨胀,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既不能容忍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也感到自己称霸世界的战略利益受到了挑战,一场东西对峙的冷战开始了。
美国为了推行冷战政策,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共12个国家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s),简称北约(NATO)。这一政治军事集团的主要使命是联合西方阵营,共同遏制苏联。为了对付美国的威胁,苏联则在1956年和东欧各国组织了另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Wasaw Pact)。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的相继建立和对抗贯穿冷战始终,两大对立集团形成,“冷战”愈演愈烈,世界局势日益紧张。
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华约宣告解体,冷战也随之结束。北约是冷战的产物,而冷战的结束不得不让北约重新寻找继续存在的理由。
北约徘徊在十字路口
奥巴马没有布什的傲慢,也没有布什的愚蠢。他一上台就宣布他要听取各国的意见。换句话说,就北约而言,欧洲各国的安全,不能单靠美国为它们出钱、出力和出主意了;从现在开始,它们必须谨慎地考虑如何组织它们的集体安全。
60年来,北约一直在避免另一场大战的发生;第一次和第二次战争都是始于欧洲,终于美国的介入。北约的成立就是要美国参与和保护欧洲安全事务。这个机制是军事性的,也是意识形态的。它的宗旨不仅是保护西欧,也保护西方民主。
今天,苏联已不存在,北约针对的敌人消失了;今天,共产主义也不存在,西方民主的威胁也不再来自共产主义了。
但北约并不因此而解散或解体;它依然存在,这不愧是它的成就之一。今天的北约,除了原来的军事性集体安全联盟外,还增加了工业和政治成分。比如,哪里有石油和天然气,哪里就有北约。
北约的另一个成就是东扩,直追俄罗斯边界前苏联卫星国。近10年来,北约已进行了三次东扩,吸纳了12个前苏东国家,今年被吸收的是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但当美国试图“收编”俄罗斯家门口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并计划在波兰和捷克建设反导系统时,一忍再忍的俄罗斯终于爆发了。去年8月格鲁吉亚冲突引发的北约与俄关系严重倒退,为冷战后所未有的。(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双方求同存异使关系持续出现回暖迹象)。
北约东扩越接近俄罗斯,俄罗斯的反抗也越大。美国为首的北约教训俄罗斯应该接受现实,退出过去的势力范围,却又把自己的势力范围取代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这是多么虚伪呀!
当前北约身份十分不明确。如果它的使命是保护整个欧洲,那为何不也把俄罗斯包括在内?如果它参与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为何欧洲不自己成立欧洲部队?如果它的使命是推进民主,软实力或巧实力不是比硬实力更加有效吗?
总之,北约不是罗马帝国,它的宗教也不是民主;其实,北约已失去了方向,正在十字路口徘徊。冷战时期,北约曾是美国反共反苏的外交政策主要组成部分;今天北约的使命仍然为美国卖命吗?大部分欧洲人都说“不”。但如果它不能为美国服务,它继续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参与阿富汗战争也许是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军事行动。它的垮台也许在于此。
阿富汗将成为北约的坟墓?
据报道,美国外交界权威一致认为阿富汗战争是北约的考验,北约联盟权威的存亡取决于阿富汗战争。他们对此达到一个共识,如果北约不尽快改变立场,并大量重新投资战事,北约这个军事联盟将会失去其意义。
克林顿时期的国安顾问Sandy Berger这样对记者说:“北约信任将受到考验。北约需要在阿富汗胜利;不然的话,它将丧失它的生力。”
布什时期驻联合国大使John Bolton说得更清楚:“问题是阿富汗真的像是北约的未来。它可能成为它的坟墓。”他接着说:“保持北约的生存对我们有利;但无代价地去保持它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奥巴马的欧洲事务顾问上任前说:“这个联盟的胶已经失灵了。”
其实,苏联解体后,这个被基辛格称为冷战“核心制度”的防御联盟早已失去对敌了。冷战期间,联盟的宗旨是“不让俄罗斯人进来、不让德国人起来、只让美国人过来”;现在的宗旨是“欢迎俄罗斯人进来、欢迎德国人起来、欢迎更多的民主国家过来”。但911恐怖袭击后,似乎给北约带来新角色,给予北约一个新的存在理由了。
可惜,在阿富汗7年多,这个胶合剂慢慢地失效了。也许恐怖袭击发生在美国,欧洲人失去斗志和耐心。同时2008年,联军死亡率增加了38%,其中10人中,9个是来自北约的。
这次奥巴马在峰会呼吁北约增兵,仅仅英国回应。现在阿富汗国际部队一半以上是美国的,估计2010年,大约三分之二阿富汗部队是美军。美国外交界都在担心如果北约还是那样“无关痛痒”,阿富汗会不会成为奥巴马的越战呢?但如果北约全力参与阿富汗战争,阿富汗会不会成为它的坟墓?(200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