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滑封:黄河岸边的守望
杨仕智
西滑封村名片
西滑封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南部、武陟县西部,北依沁水,南临黄河,全村1300余人,占地面积0.57平方公里,村办集体企业黄河集团年销售额近2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2万元。
40多年来,在三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西滑封村在坚持土地集中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兴办集体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工养农、兴工强村、强村富民”的发展模式,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变成了闻名全省的小康村。村民们住上了装有中央空调的公寓楼,过上了“乡村都市”般的新生活,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了省市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成为河南省农村的一面旗帜。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出巴颜喀拉山,穿峡谷,越高原,汇百川,一路浩浩荡荡,蜿蜒盘旋,流经7省,进入河南境内。
黄河是一条桀骜不驯、多灾多难的河流,她在孕育中华民族的同时,也给炎黄子孙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地处中原的河南就曾深受其害。历史上黄河在河南有无数次的决口改道,其中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仅3年间黄河在河南武陟就有4次决口。洪水淹华北,逼京畿,洪患千里。因此清雍正帝不惜耗资288万两白银,在武陟县仿北京故宫建造了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
位于黄河北岸,嘉应观西邻的武陟县西陶镇西滑封村,历史上也深受黄河泛滥之害,曾经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糠包村”。如今,“糠包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河南省明星村,村民们住上了16层公寓楼,享受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过上了绿树环绕、碧波荡漾、悠闲自在的“乡村都市”般的新生活。村办企业集团黄河集团也成为年销售收入近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艰苦创业,崛起黄河之滨
“一头毛驴三条腿,一眼机井没有水,一亩不打半石粮,一年糠菜难顾嘴”。在当地老年人中至今还能背诵出来的民谣,诉说了50多年前西滑封村群众悲惨的生活。
1959年,31岁的王在富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那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为了让乡亲们彻底摆脱饥饿,王在富想出了改良土壤、增加产量的法子。他和大伙儿一起肩挑车拉,从沁河滩运了3000多立方米沙土,把几百亩土地翻了二尺多深,终于改良成了两合土。后来,王在富又带领大家改良了土壤,兴修了水利,推广了先进耕作技术,困扰西滑封人多年的吃饭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王在富又开始琢磨工副业生产来。面对一无资源优势、二无区位优势的实际情况,他顶着巨大压力,响亮地提出了“苦熬不如苦干,苦干不如巧干,巧干不如科学干”的口号,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本村的实际,确立了“以工养农、兴工富农”的发展思路。
1960年年初,他把村里的几棵树变卖了300元,几个干部又凑了些钱,共筹700元,因陋就简搭起了8间草房,办了个小型养鸡场。小鸡孵出来了,王在富带领村干部和销售员,跑新乡、闯运城卖小鸡,一春天赚了3万多元。他们拿出2.1万元买回30头耕牛,这是西滑封村最初最大的一笔集体财富,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西滑封人初步尝到了兴工富农的甜头,他们兴工富村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干劲更大了。王在富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带领干部群众相继办起了弹棉花、轧花、磨面、榨油、砖瓦窑等工副业。
1959年后的10年间,西滑封村靠作坊式的工副业,积攒了6万元。这是西滑封村的原始积累。1969年冬,王在富去郑州推销辣椒酱时,听说办纸厂能挣钱,就步行上百里,到密县考察。回来后,他感觉到这是一个不愁资源、不愁销路的好项目,很有发展前途,就派几个人到密县去学习。但这事被“造反派”知道了,狠狠地对他进行了批斗、殴打。但是,为了父老乡亲,王在富没有退缩。他白天挨斗,晚上带领大家偷偷干。没钱买锅炉,他和群众就改用地锅蒸麦秸;买不起烘缸,就买来铁皮自己加工;打浆机、网笼改用木制,找本村的木匠做。就这样,土法上马,王在富带领大家仅用6万元就建成了别人用15万元才能建成的纸厂。1970年初,纸厂终于投产了。之后,西滑封村在王在富的带领下,又先后建起了面粉厂等企业,全村企业达到13家。
到上世纪70年代末,西滑封村就以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成了河南农村的一面红旗。
实事求是,坚守共同富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会议。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农村的一场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遍地燎原,广大农民分田到户实行“大包干”。在全国一片“大包干”的欢呼声中,无数目光在盯着西滑封村的土地分不分。艰难的抉择考验着王在富的智慧和胆量,他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时的西滑封村与其他村不一样,集体拥有的工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农业耕耙种收实现了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工业企业也有一定规模,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达72万元。村民的公用设施也在兴建,集体为村民们建造的两层新型排楼正在施工中,部分村民已从祖祖辈辈居住的茅屋瓦房中迁进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新居,村办中小学校舍正在兴建,村委办公楼正在施工,村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西滑封村也跟风实行包干到户,把集体拥有的拖拉机和大型农业机械分给农户,把工厂厂房、机器拆开分了,西滑封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几十年积累的集体经济就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王在富反复琢磨中央文件精神,他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西滑封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一半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王在富在全村群众大会上说:“西滑封不能分,走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路没有错,符合中央的精神和西滑封村的实际。”
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西滑封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弊端,建立起农业公司,实行了土地管理、土地使用、大型农机具、水利设施、劳动成果分配“五统一”和农业经营专业组责任制。工厂也没有分,而是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巩固、放大优势,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新农村建设也没有停建,新校舍、新办公大楼、农民新居相继拔地而起。
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王在富冒着牺牲自己政治生命的风险,带领西滑封人作出了抉择。这是大智、大勇的表现,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王在富的决策和西滑封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新型经营模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西滑封今天的发展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西滑封人当时决策的正确。西滑封人说得好:“要不是老书记有风骨、有主见、不跟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没有西滑封的今天。”
1984年,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上大项目的口号响彻全国,出现了盲目上项目、上了项目就垮台的现象。但西滑封村仍坚持一个理,看不准的项目、无效益的项目坚决不上。西滑封人没有追风,没有随大流,他们及时转舵,淘汰了作坊式的工副业,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诚信为本、靠诚信生存、靠诚信发展的理念,迎来了客户,扩大了市场,获得了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相继建起了电缆厂、方便面厂、汽车弹簧厂等10余个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使西滑封村的集体经济以年均30%的增长速度大跨步发展。1991年,西滑封又组建了黄河集团公司。在王在富的带领下,西滑封村得到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在富又瞄准市场需求,采取走出去的战略,相继在全国布局建立了5个方便面生产基地。到2001年,西滑封村13家企业固定资产达2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上缴税金14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
高风亮节,造就时代楷模
创业难,守业更难,再创业是难上加难。为了让西滑封再上一个台阶,为了让独当一面的年轻人走上前台,1994年,王在富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谋求西滑封村更大的发展,主动让贤,辞去村党支部书记职务,请来了从村里走出去的部队正团职转业干部、在焦作市某厂担任党委副书记的王孝江回来任村支部书记。
1998年5月,王在富又辞去黄河集团公司总经理,请来了在村里当过党支部副书记、后提干在武陟县担任某局局长的王学峰任总经理。经村党总支和群众的挽留,王在富继续担任黄河集团董事长。2004年7月,他辞去了董事长,让年轻有为的村办企业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有利挑起了重担,担任西滑封村和黄河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王在富以博大的胸怀和令人敬仰的高风亮节,成功地完成了西滑封的新老交替。
王在富虽然辞去了村、企业领导职务,但是没有辞掉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责任。退休后他依然关注着西滑封的发展,时时处处支持新领导放手工作,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呕心沥血,甘当党委和集团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坚强后盾。
王孝江、王学峰回村后,没有辜负老支书和全村人的期望。王孝江提出科技兴村战略,从全国各地引进3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术人才,并委以重任,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王学峰组织实施了“成本核算法”,盘活了千万元资产,为集团公司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周边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倒闭,西滑封的经济发展不但没有滑坡,13家企业家家实现产销两旺。2003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上缴税金18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400元,经济收入自1998年以来每年以30%的惊人速度递增。
2014年4月12日,王在富为他87岁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忠实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他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为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他被中央和省、市、县委等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甲等劳模”、“省优秀农民企业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焦作人物”、“武陟县经济建设功臣”等荣誉称号,被选树为全国党员先进性教育“时代先锋”6个典型人物之一。
他的名字将被西滑封人永远铭记。
改革转型,再创名村辉煌
2004年春天,西滑封村第三任“掌门人”王有利执掌“帅印”后,远离媒体,埋头实干,西滑封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崇尚务实发展的王有利,把改革发展的罗盘定位为“转型”之后,持续抓转型,务实求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单项推进向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工业、新型农业“三新”协调发展的转型之路。
西滑封有个预制厂和覆铜板厂,是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属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的产业。这两家企业不仅不能创造财富,而且还要靠村集体“输血”生存,企业职工在村集体的大锅里要饭吃。如不关停这样的企业,集体经济就有被拖垮的危险。村党委经过认真研究,痛下决心,对这两家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卸下了包袱。
电缆厂、钢板厂都是西滑封村的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亿元以上。由于企业体制不顺、经营管理机制不活,缺乏发展、创新活力,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如果不改革、改制,就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西滑封村党委经过充分论证,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以黄河集团公司持股49%、其他股东持股51%的比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和历史最高业绩为基数,公开对外承包,既保障了集体财产不流失,收益不减少,又做大规模,做强企业,为企业注入了资金和活力。
西滑封村企业多、用气多。为满足企业用气之需,减少污染环境,村里投资6000万元,建了一个以供气、供热为主的热电厂,日产气量达2000立方米,日发电15万千瓦时,满足了生产、生活和办公用气、用电之需,一年节约燃煤3万吨,节省资金1000多万元。
继电缆厂、钢板厂、电厂之后,西滑封村按照以股权换发展的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力量,又完成了彩印厂、汽运公司、造纸厂改制改组,使企业焕发了青春活力。
以生产方便面为主业的斯美特,不仅是西滑封村的优势产业,而且是国计民生离不开的产业。为做大斯美特,西滑封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多渠道、多角度、多视听、立体化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在本地投巨资上生产线的同时,在全国布局,开疆辟土,相继建成了河南焦作、河南周口、湖南资兴、陕西宝鸡、吉林长春5大方便面生产基地。如今,该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班产20万包方便面生产线40余条,成为国内专业生产方便面为主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产销量已跨入全国五强和河南两强之列。
西滑封人永不满足。他们抢抓战机,内引外联,多方筹资,坚持以资产为基础,资金为纽带,股权为连接,大力实施战略重组,努力推进战略转型,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竞争新优势,先后组建了绿原辐照、焦作中能、沁济天然气、青海光科光伏等一批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的股份制合作公司。这些企业的投运,标志着该村产业链条完成了从单一的加工制造向能源经营、生物辐照、太阳能发电等新的领域的延伸,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为西滑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幸福生活,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什么?西滑封的历任领导认定一个理,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一定要让群众分享发展成就的荣光和发展成果的甘甜。
最令西滑封人引以为豪的是村北那一片村民新居,尤其两栋16层高的农民公寓更是十分抢眼。村里的老人们说,西滑封人住房经历了三次大变革,一次更比一次好。第一次变革是排楼;第二次变革是单元楼;第三次变革是农民高楼。从2001年起,村里投资3000多万元,相继兴建了两栋被称为“中国农民第一高楼”的16层住宅楼,全村又有192户村民迁进新居,西滑封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都市”,新华社播发消息称此楼为“中国农民第一楼”。
如何用科学的思想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是西滑封历任领导一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西滑封人靠着勤劳和智慧,过上了殷实富足的好日子。过惯了穷日子的乡亲们,看着日渐饱满的钱袋子,竟不知所措了。村两委领导发现这些问题后,非常重视,他们及时召开了村两委会,经过分析,一致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而且更是一个关系到西滑封村兴衰成败的发展方向问题。村两委组织在全村开展了“村里有了钱,生活怎么过”的专题讨论,组织大家学理论,忆村史,谈感想,使部分村民刚刚萌生的享乐主义、即将抬头的封建迷信思想很快烟消云散了。
为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村里投入40万元,美化、绿化了村容村貌;投入50万元修建了大型文化广场和多种娱乐设施;投入280万元,建成了村卫生院,并聘请市、县技术一流的名医来卫生院坐诊,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愁治。同时,村里还为村民免费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重特大病患者的医疗求助。
在西滑封,村集体出资为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使村里男60岁、女5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年可领取3600元养老保险金,9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可拿到2000元左右。同时,村里每年集体举办一次老年祝寿节,每年春节拿出200万元发放过节补助。另外,村民的水、电、气费用,不用缴现金,在集团账面股金中扣除。股金顶现金,让村民账面股金逐步发挥作用,把“镜子里的钱”逐步变成“口袋里的钱”。
西滑封高度重视教育,村里先后投资建起了现代化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学生上学全部实行补贴制度,一个劳动力一年补贴1200元。西滑封人真正过上了老有养、幼有教、住有房、乐有场的幸福生活。
经过50多年的蓬勃发展,西滑封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全国生态村”、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河南省明星村”等众多荣誉。 但西滑封人的斗志如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们说,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西滑封永远在路上!
在西滑封村办公楼前,有一座黄河船夫的雕像:在浪花飞溅的黄河激流中,一位健壮艄公手握长撸,力挽狂澜,眉宇间凝聚着无畏和豪迈。有人说,这是西滑封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象征;有人说,这是西滑封历任“舵手”勇立潮头、把稳航向的生动写照;也有人说,这是西滑封人搏击风浪50载,一路高歌到今天的宝贵实践。
王在富治村名言
该冲时头也不能回,该撤时眼都不能眨,但为党的事业操劳到底这根弦啥时候也不能松。
俺是群众推选的当家人,当家人就得为群众执好政、掌好权,为他们谋利益。
西滑封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埋头苦干讲奉献,危急时刻冲在前,事事处处做表率。
我们一直倡导“三种精神”:一是大公无私,二是埋头苦干,三是不怕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