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永不灭
张翰其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一的学生。他酷爱读书,勤于思考,还喜欢到社会底层搞调研。也许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他在纷纭复杂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确立了“我想让天底下痛苦的人都得到幸福”的人生观。据说,这个孩子的认识代表了零零后孩子们思想倾向的主流。“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读了这篇文章,您肯定会感到欣慰,为我们有这么好的青年一代而欣慰,为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无望而欣慰,为我们国家民族有光明前景而欣慰。
张翰其在地铁上读书
多年以前我曾与几位朋友彻夜长谈,当谈到与理想主义有关的话题时,朋友们的言论惊吓到了我。在他们看来,视人民利益高于自身利益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无一例外不是傻子。“有什么用呢?”他们鄙夷道,“还不如多挣几个钱。”
在使用焦裕禄,文天祥等多个例子使他们最终沉默之后,我依然难以平复自己的心情。我早已知道,自己身处于开放的热土,这里的人们面对着流光溢彩的摩天大楼与横流的物欲,内心不可避免地变得浮躁。可我没想到的是,来自“自由世界”的春风竟已让他们如此陶醉,有产者极力渲染的个人成功学说已让他们如此流连忘返。
每一次,当这种事情发生,每一次,当一些企业家披上“人民富豪”的外衣,在视频里喊出“商业是最大的公益”,“996是最好的福报”时;当一些公知举起犬儒主义的大旗用戏谑的语言消解一切价值时;当流量爱豆被资本运作的浪潮推上饰演开国伟人的位置,而他们的粉丝开始污蔑抹黑那些伟人时,我都不禁发问:我们的理想到哪里去了?
但当我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经年累月的观察与思考后,一个念头又在我的脑海里显现的越发清晰:理想从未消亡,理想永不灭。
理想何以不灭?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先搞清楚,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它又从何而来。
理想有千万种。诗是理想,环球旅行是理想,提上一口朴刀直奔狮子楼而去也是理想。可是,一旦谈及真正属于“我们”,属于全中国,属于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在我看来,就只有一个。在古代,它是“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在今天,它是实现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
这个理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往上追溯,显然已经不可考。或许来自于屈原在江边太息掩涕,“哀民生之多艰”;或许来自于孔子在山里感叹道的“苛政猛于虎”,又或许自打有人开始,就有了这个理想。往下追溯,它又是何时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的呢?我想,答案要从我们的党史中寻找。
我永远记得我在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时,看见上面说中共一大“一共13人代表全国50位党员参加会议”受到的震撼。那时我在想,“他们就50个人啊,放在今天也就是学校一个班的人数,这个组织并不能带给他们一个强大的依靠,带给他们什么权力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如果寻求权力,他们大可以去投奔国民党或军阀——反而大概率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那时我强烈地感到:是某种理想让他们聚集起来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它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艰难坎坷,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
如今,那些故事已经离我们远去,成为了历史。但他们不能变成书架上的废纸堆。在我看来,这段历史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一大利器,将它与现实结合,就能看到理想何以不灭的解题密码。
理想不灭,因为斗争未完。曾有那样一个时代,中国革命尚未出现,封建统治的魔爪在这片土地上极尽延展,从儋州到宁古塔,从舟山岛到伊犁,直抵神州的两端。曾有那样一个时代,中国革命尚未出现,帝国主义的巨兽在我们的海岸线上掀起炮火满天,生民的脸上横亘着旷日持久的阴翳,长江的碧波上飘荡着异国的风帆。终于,经过漫长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理想最终得到实现。在七十二年后的今天,中国又一次卷入了一场大变局当中,外有霸权压制,虎狼环伺,内有卷土重来的“资本家”与剥削。然而,我们的党史早已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斗争,哪里就有理想。这个道理,从抗美援朝保卫人民的战士身上而来,从毅然回国的钱学森身上而来,从勇于奉献的雷锋同志身上而来。迈入新时代,这个道理依然随处可见。从安克雷奇会议上杨洁篪主任态度强硬的发言,到中欧专列逐步摧毁着美国主导的国际运输旧格局;从西安青年摇滚乐队唱响国际歌的视频中成千上万喊着“人民万岁”“消灭剥削”的弹幕,到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都有着斗争与理想的身影。
理想不灭,因为精神长存。总有人认为只有年轻人才有理想,随着人的慢慢成熟,理想就消失殆尽。有位西方学者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如果你年轻时不是共产主义者,那你就没有希望,如果你已经不再年轻,却还是共产主义者,那你就没有希望。”于我,这不过是一个身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人对现实的无奈妥协。我曾亲眼见证,许多红军老战士许多长者,年轻时是热血青年,像党史中说的,“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历经沧桑之后依然怀有共产主义理想;许多中年人,体制内度过半生,未尝有一刻不勤勤恳恳为民做事;那已有妻子女儿生活重担的夏明翰,在牢狱中,依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们都已化作了中国的脊梁。现实是一块横在人们面前的巨石,于信念不坚者,它是理想的坟墓;于信念坚定者,它将是理想的基石。
理想不灭,因为理论正确。就像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唯一正确的也只有不断改正。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出现过错误,但永远不乏反思与改进的例子。从遵义会议到拨乱反正再到理论更新,无需多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理想就像一坛老酒,历久弥香。
上周末我看到了一个历尽生活煎熬的老太太的故事,那时袁老才去世,我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每次看到这种故事都很难受。深陷苦难之中的人太多了。我想让天底下痛苦的人都得到幸福,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实现何时才能实现。但既然我的先人能够为之奋斗,那我想我也能,虽然还有很多个人的欲望难以克服,但我会永远怀着一颗理想主义的心,并且跟随着它的指引做事。”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我们党的历史与今天,在旧时代与新时代,在我身边,或与我远隔万里,有那么多的人,同样受着这颗心的指引。这昭示着:我们的世界,是人民与赤旗的世界。
这昭示着:我们的世界,是理想不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