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打印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顺序不能搞错

作者:吴 铭 来源:产业人论坛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顺序不能搞错

  作者注:在一次对话中,有朋友认为,“三不朽”中,立言最容易。特撰此小文加以反驳。

  据《春秋左传》,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

  立德者,作风也;立功者,实践也;立言者,理论也。

  立功,是指成功的实践,立德是实践成功的保证,立言是对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而后又用来指导“立功”、保证“立功”。德、功、言,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立德、立功是立言的基础和前提,而立言是立德立功的结果。

  割裂三者的关系,将三者孤立地对待,认为没有立德立功,也能立言,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的。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去尝一尝”。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包括改造社会的革命斗争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实践,以及科学实验,是理论的唯一来源。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不可能有正确的实践。

  立德、立功、立言,哪个最难?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注意,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了。应该说,三者以何者为入手更准确一些。即,要想做到“三不朽”,须从立德即作风、态度方面入手,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树立老实扎实诚实、勤奋勇敢坚强、不怕苦不怕累、不信鬼不信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团结协作、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等革命作风,这有些类似于古人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是对其进行批判性发展的结果,古人讲的“诚、正、修、齐”,是从个人角度讲的,而革命者的作风,既有个人的成分,更有集体的成分。这种作风是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胜利成功的不二法门,坚持这个作风,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实践斗争,必然会“立功”。

  将自己或集体实践成功即立功的作风、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提炼升华,就是“立言”。当然,这个提炼工作需要总结提炼这些成功经验的人,具备很高的理论素养、思维素养,有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硬本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这种理论素养就是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熟练自觉地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实践斗争一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有切身的经验体会,才能真正提炼出正确的而不是错误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切实可靠的而不是虚假浮漂的、有指导意义的而不是无的放矢的理论,即“立言”。我党我军的“三大作风”“三大法宝”“政治工作三原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八精神”“鞍钢宪法”“农业40条”“公安6条”等等,都是这样的行之有效的立言。

  如此,立言是立德立功的结果,没有立德立功,就没有立言,而有了立德立功,如果不坚持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方法、观点,照样不能立言,至少是不能正确地立言。

  所以,如果非要问“三不朽”中何者最难?那只能说立言最难。

  那么,为什么有人公开主张立德、立功最难,而立言最易呢?或者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虽然没有立德、立功,却能著书立说,能够立言呢?

  这正是因为这些人割裂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阶级思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史观的反映。

  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他们不深入实践,不接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而认为,只有他们这些所谓的高等人、有文化的人,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顺利实现对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统治,这些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就必须避开自己严重缺乏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实践的致命缺陷,所以,才割裂“三不朽”的关系,公开主张或者虽然公开不说但实际上主张没有深入实践、没有良好作风,也能立言;甚至坚决主张那些有实践经验有良好作风的劳动者,因为是“下等人”所以根本没有立言的资格。这是当前中国主流社会的通病,病根就在于,教授、专家、学者、官僚、媒体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多是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高等人”,是缺乏革命斗争、生产劳动实践经验的人,同样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的人,有些人更是根本没有群众路线观念,没有老实扎实诚实、勤奋勇敢坚强、不怕苦不怕累、不信鬼不信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团结协作、不计得失的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道德素养,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些人又想垄断“话语权”即立言权,所以,对于古人所教导的“三不朽”,他们只能以割裂的眼光看待,主张没有“立德、立功”,也能立言。

  把立言置于前,而立德立功置于后,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就好比是不用打地基就想起高楼,是修建空中楼阁的愚蠢行为,本质是其剥削阶级史观的反映,与人民史观是对立的。



//www.pegstown.com/wzzx/djhk/sw/2018-09-06/52339.html
Baidu
map